写在“五四”前——抗战时期粤北学生生活图景(上)

2020-05-03 12:53  

1919年5月4日,我国爆发了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如今,适逢韶关正在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笔者收集整理了在抗战时期粤北青年学生生活资料,分别以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为例,作简要介绍。

抗战时期(1931—1945)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段特殊时期的学校基本形成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雏形。彼时随校迁徙至韶关的青年学生虽环境艰苦,对祖国仍怀赤子之心,以各种形式抒发爱国情感。这一时期的校园生活,也与现代的校园生活有一定相似性,又因为时代的特殊性,种种生活情景,皆具有那个时代的特殊印记。

一、校园生活情况

1938年,广州沦陷后,广东省政府迁往粤北,中共广东省委机关也从广州迁到了韶关,韶关成为战时的广东省会和抗战中心。随后,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学校纷纷迁至韶关招生办学。1942年,私立岭南大学、东吴大学迁徙到曲江大村(今犁市镇大村)开展招生教学。大村原有60多间茅屋和一些临时性的房子,岭大在此基础上新建了40多间新房。房屋为“竹织批荡”,即用竹条变成块,抹上少许石灰与茅草碎混合的黄泥,便是墙壁。窗户没有玻璃,只用一块木板。其中怀士堂(礼堂)为司徒卫精心设计的杰作。校址分配以怀士堂(礼堂)之东为大学部建筑处,其西南则属诸附中,附中以原有棚屋为主,改建可用,大学部分则旧舍较少,新建居多。在大村的这些建筑依然用广州康乐校园里那些建筑的名字,如格兰堂、怀士堂、马丁堂、荣光堂、十友堂、爪哇堂、哲生堂、谭礼庭同学屋、马应彪招待室等。为与村名大村区分,岭大将这片区域命名为“岭大村”。据学生回忆:大礼堂建在山腰,礼堂里有一架钢琴,常常有人弹奏。每到月夜三、五成群的青年学子,散步在林荫道上,有“文士路的月色,怀士堂的琴声”之说。

司徒卫手绘怀士堂

据司徒卫先生回忆,虽然宿舍简陋,但经过时,经常能听到各种各样的乐器奏着不同的曲调,从圣歌到不同的舞曲,还能看到学生们坐在窗户上看书。作为教会学校,学生们在宿舍外面立着一棵棵圣诞树,还曾比赛看谁的圣诞树布置得最漂亮。

学生宿舍

每天学生的膳食大约是这样:早餐吃粥和一点咸菜,午晚餐没人有四两菜三钱肉,米饭可以吃个饱。因为战时牛只缺乏,所以政府下令在“逢五”的日子方能宰牛,是为“牛期”。当地米粮供应不足,岭南派师生代表去湖南长沙买米。大米由火车运抵仙人庙时,大中学全体师生总动员,迅速把大米经过那条崎岖的石路运回校内。据学生回忆:在运米路上,还成就了一段姻缘,某位男同学帮女同学抬米而相识,两人谈笑着走回校园,一见钟情。

读过汪曾祺先生的《在西南联大》一书就知道,抗战时期在战时后方云南澄江的西南联大学生特有的一个语言便是“泡茶馆”,在茶馆吃茶,听唱围鼓戏是学生的重要休闲方式。据大村的老人回忆,当时大村也建有许多“茶馆”。许多的学生回忆录也曾提到:在大村有两间餐室,一间叫“彼德餐室”,店主名Peter,是印尼回来的华侨,专做西餐和西饼等食品。另一间为中餐厅,叫“和记”。部分学生还自己经营了“八角亭”、“ABC”等餐室。村里还有一间樟林饭店和一间简陋些的泗合饭馆。广东人喜食“糖水”,对于学生而言,晚上到“彼得”吃碗番薯糖水或绿豆沙,或是去“八角亭”吃一碗炖双皮奶,已算是不俗的享受。

20世纪60年代的韶关风度路,摘自《韶城记忆》影集

周末休息的时候,学生会乘火车到韶关市区风度路逛街,风度路算是商业区,各色店铺都有,有一间西餐厅叫“良友餐室”。当地的著名酒楼有依江而建的西线和西郊两间,酒楼的午市有点心,学生很喜欢在那里吃午饭。比较好的旅馆有互励社和韶光,但这两所宾馆并不对公众开放。因韶关城区被三江环绕,江面建有浮桥,有许多住艇停在江岸,大多数人都利用艇作为晚上临时居住的寓所,此为特色。

二、校内学生活动

岭南大学校内学生活动极为丰富。学术方面,每周都有各种问题或时事演讲会、座谈会、讨论会,还有专题演讲比赛、征文竞赛等,研学之风至盛;学校每两周举办大学周一次,邀请名流来校讲学,每星期一纪念周则由教授轮流担任,学生对此兴趣亦浓。娱乐方面,有各班社的戏剧比赛,表演会、音乐会、运动会等,并时常邀请乡民参观。其他方面还有学生主办的“岭南周报”和文学院主办的旬刊相继出版,还曾筹备恢复“南风”刊物。

校内学生根据年级划分社团,运动会、球类比赛等校园活动基本以社团为单位进行比赛。校园内社团有:日社、明社、荣社、伟社、轰社、毅社、超社(高三)、曦社(高二)、励社(高一)、凯社(初三)、浩社、任社。著名的美心集团创始人伍沾德先生与其夫人李玉珍女士便同为“超社”社员。

岭大的各类戏剧社团活动十分丰富,学生曾排演过大量的剧目。粤剧《胡不归》、俄国名剧《蠢货》《钦差大臣》、法国名剧《哑妻》《油漆未干》、话剧《划了十字的地方》《长夜行》,都曾在大村排演过。其中有一出名叫《向祖国》的独幕剧,剧情说的是上海沦陷,租界变成孤岛之后,上海教育界形形色色人物的表现。司徒卫先生看了之后很感动,他说那是他的亲身经历,唤起他一段不寻常的回忆。岭南大学成立了“岭南歌咏团”和“银乐团”,乐团定期排练,并多次参加校内外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得到极高赞誉。除了在校内表演,还曾有两次盛大演出,一是歌咏团赴湖南衡阳空军基地劳军,二是在韶关青年会为募捐岭南周报及南中期刊经费演出。音乐社团首次对外演出在曲江青年会,歌咏团、管弦乐团、银乐队齐齐演出。歌咏团唱了不同类型的曲目:中国民歌——目连救母;抗战歌——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等。

歌词内容: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歌八百壮士,歌八百壮士。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飘荡……

八百壮士一条心,十万强敌不敢当。

我们的行动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

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快快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

(歌曲背景:《歌八百壮士》是抗日战争初期的经典歌曲。其创作背景是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浴血奋战近三个月,用鲜血重塑了中国军人的形象,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月亡华的狂言。歌中“中国不会亡”等歌词,激励国民积极参与抗战。)

岭南大学十分注重开展体育活动。虽然学校所处的位置在山坡上,四处樟树环绕,使得很多球场的长宽尺寸都不符合规格,但是学生仍然兴致勃勃的开展篮球、排球等赛事。同时,学生将一些坡道较缓,弯道较小,长不到80公尺的林间小路拓宽作为跑道,据当地村民回忆,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学生在跑道上进行晨跑。校长李应林还和他的子女组织了男女混合的家庭篮球队参赛,还曾举办过校运会。曦社的李小璧曾在校运会上女子60公尺的全校冠军和女子甲组100米冠军,抗战胜利后,她凭借大村跑道锻炼的基础,先后夺得短跑项目省运会冠军和全国亚军。可谓是:艰难困苦,不废体育,因陋就简,重在精神。

校道

在大村生活的还有另一面的故事——大村中共地下党员的情况。岭大的地下党员虽然人数不多,初时仅有四名党员和五名进步学生,他们在离校不远的一个村子里租用了一家农民的一个房间,作为学习收藏交换阅读进步书籍报刊的地方。他们在此交换在其他地方借来的书报杂志如《联共(布)党史》、《论持久战》、《西行漫记》、《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等等,还开展了以“谈谈怎样建立革命的人生观”为主题的讨论会。在岭大的几年里,他们通过校内一些公开合法的社团去宣传和联系群众,从中发现更多的进步同学。后因战事恶化,只能暂时停止集体活动,直到1946年岭大迁回广州康乐,部分党员才先后复学并继续参加了党和党领导的地下学联。

1944年5月,日本的军队打到了湘北,在那里与中国的军队发生激战,粤北地区受战火波及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学校得到教育厅的指令,学校匆忙在6月1-3日组织学生进行了期末考试,并马上宣布放假,要求在内地有亲属的学生回家,在内地无亲无故的华侨生则准予跟随学校一起撤离。完成了疏散任务后,也有一些学生选择留在大村的校园。为了安全,留校学生组织了自卫,晚上轮流巡逻,白天则进行整理校园、做饭等工作。面对战争的威胁,学生的爱国热情不减反增。他们坚持每天在校园里升起国旗;每天都在报纸上抄录最新的战争消息,并画出地图、出版民众壁报;7月7日那天,学生们分头下乡宣传,激发民众爱国之心,号召大家勿忘国耻。

此文撷取多位岭南大学校友回忆文章整理而成,或有遗漏或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参考文献:

1.陈国钦、袁征著:《瞬逝的辉煌——岭南大学六十四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2.李瑞明编:《岭南大学》,岭南(大学)筹募发展委员会,1997年。

3.《大村岁月——抗战时期岭南在粤北》,“大村岁月”出版组,1998年。

4.司徒卫艺术出版委员会:《司徒卫的艺术世界——红灰精神》,岭南大学出版,2019年。

作者:韶关市博物馆 徐风爽

编辑:邓琪蓉

责编:汪露蓉

相关阅读

评论区

暂无评论,速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