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最大限度切断病毒传播渠道,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曲江区组织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战“疫”,倡议各村及时做好庭院清扫、消毒消杀等工作,筑牢防疫“卫生防线”,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党员带头,村民参与
党员干部走在前、干在先,村居环境除旧貌、换新颜。
为了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村庄卫生保洁工作中,该区成立了85个党员先锋疫情防控队,村“两委”干部冲锋在前,带头对自家房前屋后和村内村外进行清扫和消毒,激发了村民的工作热情。
同时,农村党员也纷纷利用入户排查的机会,向村民普及科学防疫、日常保洁、健康卫生等知识,引导村民逐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鼓励其主动加强环境卫生整治。
据了解,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许多村民都参与到了每日门前“三包”和村内卫生志愿保洁服务工作中。此外,村民们还商定了每月“垃圾整治日”,在该日开展卫生大扫除、垃圾大整治行动,清理乱堆乱放杂物和垃圾。
清洁家庭,美丽庭院
疫情防控期间,该区还以“共建清洁家庭,共享美丽生活”为主题,广泛开展了“清洁家庭、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据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活动设定“清洁家庭”、“美丽庭院”两类荣誉称号,每类称号又划分为一到三星级,每半年进行一次评选,对评选结果挂牌亮相,鼓励村民长期巩固疫情期间村庄清洁成效。
为了最大范围激发村民评优争先的积极性,该区对参选对象不设限定,全区所有农户均可参加评选,激励广大村民以“农户全面打扫家庭卫生”带动“农村全面整治村庄环境”。
宜居环境,美丽乡村
该区在引导村民做好家庭、庭院、村内卫生保洁的同时,也抓紧农村垃圾清运这一“牛鼻头”,加强疫情期间农村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等工作,消灭细菌滋生、病毒传播的环境。
疫情期间,该区全体环卫保洁人员取消休假,及时调整好转运车辆,适当增加垃圾清运频次,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不漏扫、不断档。同时,各村还成立了消杀队,每天对垃圾中转站、环卫作业车辆、公厕、垃圾桶点进行专业消杀,疫情期间已累计消杀公共场所、重点部位2800余处。
此外,该区还将村民参与卫生保洁情况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相联系,按照“先干先奖,多干多奖,少干少奖,不干不奖”的原则,对村庄保洁成效突出的村优先安排建设项目、倾斜配备建设资金,持续激励村民大干快干抓紧干的热情。
据统计,疫情发生以来,曲江农村地区已清理房前屋后和巷道垃圾杂草、积存垃圾2390.3吨,清理河岸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1237.8吨,清理禽畜养殖粪污1235.55吨,播放卫生防疫宣传广播14835小时,宣传村庄清洁行动2070次,动员村民参与卫生保洁11219人次,为农村疫情防控提供了较好的卫生环境。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日欣 特约记者 李婷 通讯员 朱雅惠
编辑:刘青
责编:曾珍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