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因当时省政府要求和师生思乡等多种原因,国立中山大学于战时后方西南澄江“逆行”迁回东南前线粤北坪石(今乐昌市坪石镇)。坪石环境优美,溪水环绕,许多学校迁来后,坪石得“粤北文化城”的雅号。
中大的各学院围绕坪石100里范围内分布,学校的总办公厅、研究院、先修班、学生贷金审查委员会设在坪石镇。文学院初设在乳源县清洞乡,后因生活不便迁至铁岭;法学院先是设在乳源县武阳司(今属乐昌),后迁至车田坝;师范学院设在乳源县管埠(今属乐昌);理学院设在坪石附近的塘口;工学院设在坪石西南的三星坪和新村;医学院为方便学生实习故设在乐昌县城;农学院则设在湖南宜章的栗源堡。
中山大学迁坪石办学后的院系分布(摘自《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
学校的部分住房为租赁民房、修缮庙宇、祠堂、书院而成,新建房屋则利用当地的杉木、杉皮、竹子作为建材,以泥土造墙,禾草作顶。室内一应家具均为竹制品,在竹床上铺设禾杆草作褥子。冬天粤北山区天气阴冷,气温常在零度上下,房屋时常四面透风,学生只能靠着棉褛御寒。
彼时全国抗战正酣,学校也做好预防空袭的准备,将山顶的白壁圆形碉楼的最上层改为临时情报台,与坪石情报台联络。在情报台上支起树干,如遇空袭等情报,根据紧急程度会在树干上支起若干个大竹筐,各学院瞭望哨发现警报,便立即组织师生疏散和隐蔽至防空洞中。
战时各类物资紧缺,学生生活十分艰苦。日常根本不可能添置新衣,衣服破了只能缝补。穿的皮鞋底利用报废汽车轮胎制作,即使鞋面破损,鞋底还可以继续使用。日常饮食以糙米饭为主,辅以豆类、番薯、蔬菜等。因为平时饭菜缺乏油水,肥肉大受欢迎,学生常以猪油、酱油拌饭。
战时教材缺乏,没有课本和资料,老师上课只在黑板上写提纲,全靠学生听讲记笔记。晚上,学生就在菜油灯下继续学习。为了配合抗战,学校开设了许多与抗战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教育。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课外实践,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坚持资助师生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并深入偏远地区开展调研,收集了大量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资料。在外出考察的过程中,师生也想当地居民宣扬抗战思想、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如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师生多次前往粤北地区,以及广西边区蒙山、修仁等地,体验瑶族边民的生活,考察瑶人的体质、语言、文化等问题;法律学系四年级司法考察团全体团员赴耒阳、衡阳、衡山、长沙、桂林等地考察当地法院、监狱等司法情形。学校还长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如特邀知名历史学家陈寅恪主讲魏晋南北朝史,为期一个星期里每天讲述一个专题;文科研究所邀请知名学者杨东莼讲演《中国文化史》;工学院邀请西北大学郑德鸿教授作《薄钣理论之最近发展》等等,不胜枚举。
战时各个学院增设的抗日课程一览(摘自《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
文娱体育活动
在坪石艰苦求学之余,师生亦时常举办各类课外活动,据统计,全校共有50各学生团体在训导处注册。周末晚上,各学院会组织晚会、营火会、合唱团、口琴队等。虽然各学院分布在不同村落,但是进场互相客串演出,课余文娱生活非常丰富。当时演出的著名大型多幕话剧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北京人》、《妙峰山》、《雾重庆》、《法西斯细菌》、《风雪夜归人》、《再会吧!香港》等,还演出了化妆歌咏《黄河大合唱》等。同时,中山大学师生民风剧团、粤声音乐社等艺术团体,以推进抗日救亡工作并活跃师生文化生活。民风剧团排练演出了以锄奸为内容的《葡萄美酒》和以纪念“八·一三”上海抗战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为题材的《最后一滴血》两幕话剧,深得师生、民众的好评。在师范学院任教的全国知名小提琴家马思聪教授还在坪石举行过“马思聪小提琴演奏会”。这些活动,既为抗日募捐了款项以支援前线,也教育了广大人民一致抗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宣传效果。同时,为了宣传抗日,图书馆还分别于1941年和1942年的七七事变纪念日举办抗战历程之图书杂志、漫画和战图等展览。
学校也十分注重开展体育运动,据统计,学校共有球场13所,各个学院均有分布,三星坪附近还有1所全校性的大体育场。1943年12月25-30日,在韶关举行粤北运动大会,中大等单位近千人参加,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拔河、武术等项目。
中大在坪石办学期间,仍办了十余种学术刊物,有全校性的刊物《中山学报》、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创办的《民俗》、农学院的《农声》、法学院的《经济科学》、社会学系的《社会学报》《社会研究》、师范学院的《中等教育》《中师季刊》、理学院的《古生物志》《地质专刊》、文学院的《现代史学》《文学院专刊》。国文系每月出版一次墙报,名为《鹦鹉》,学生和教授都会参与写稿,每月还举办一次读书报告会,由学生分享读书心得,教授进行点评。
坪石作为当时中山大学校本部所在地,也成为了学生们的集中地。周末学生们进场到坪石来买书、买文具等生活用品。据悉,在每周六的下午,学生们就从各个院系涌向坪石,镇上的老板们都掐着手指头算着周末的到来,每到那时候,商铺内的商品都格外亮堂。牛奶店、咖啡店、面包摊、水果摊,都应学生的需求而出现。据学生回忆,当时坪石街上的神州国光社、生活书店还可以买到王亚南和郭大力合译的《资本论》,及沈志远所著的《政治经济学》,还有亚当·斯密、李嘉图的一些译著,这些书在思想禁锢严重的地方是看不到的。除了去坪石街和各学院串门外,学生在周末还喜欢到附近野餐或旅游。一般两三名学生挑起一担炊具,在院内各处走一走,就有参加野餐的同学聚拢过来,大家一起在附近墟市买些食材便出发游玩。
1940年代的坪石街
进步学生运动
抗战时期,除了广东省政府迁移到韶关办公外,当时的中共广东(粤北)省委也迁移韶关,并辗转南雄、始兴、五里亭等地。中大迁回坪石后,处于地下状态的省委十分重视中大,省委书记李大林亲自领导省委青年部并通过青年部领导中大党组织的工作。当时中大由省委青年部的张明江负责连写和组织协调全校性的学生运动,并安排黄焕秋同志专门与校长许崇清联系。
文学院的地下党员为了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组织了一个岭风文艺社。社员们编写了名为《诗墙》的墙报,宣传进步思想,用是个鼓舞人们的战斗热情。文艺社的歌咏队还经常在山顶课室排练歌咏节目,如《黄河大合唱》、《渡长江》、《五月的鲜花》等,为了不暴露身份,也会唱一些如《先有绿叶后有花》之类的抒情歌曲。
中山大学在坪石的四年多时间里,还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全校性学生运动。
“讨孔运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危急,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欲离港回内地,都买不到机票,而孔祥熙的二小姐却抢包一架飞机运送家私和宠物狗回重庆,激起公愤。昆明西南联大首先掀起“讨孔运动”,中山大学在地下党领导下,迅速响应,立即举行讨孔大会并到坪石镇游行示威。
争取“饱和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山大学部分依靠海外接济的学生,侨汇断绝。许多依靠贷金生活的学生,因物价暴涨,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同时,煤油价格上涨10倍,学生无法买油点灯夜读书,解决饱和光成为学生的共同要求。一小部分别有用心之人将矛盾转移到代校长张云身上,党组织在分析形势后,认为斗争的矛头应该指向掌握贷金的国民党政府教育部。1942年春,各院系学生代表在车田坝举行联席会议,推举农学院的欧阳象才、工学院的张盛澄等同学为代表,率领学生队伍到校本部游行请愿,要求学校增加并发放贷金和灯油费。张云代校长派校长室秘书黄际遇教授与学生代表谈判。他在向代表说明学校所能处理的经费的范围后,表示愿意协助学生向教育部申请增加生活贷金和灯油费。双方经过协商,决定由学校电教育部转达学生三项要求:一、增加学生贷金款额;二、另发学生晚间学习灯油补助费;三、今后贷金款额随物价上涨而定期调整。此外,由学校预借一笔现款帮助学生解决眼前生活困难。结果50%的学生增加或获得生活贷金和灯油费。
“驱齐运动”:师范学院院长齐泮林主持院务十分松弛,引起该院师生不满。“饱和光”运动胜利结束后,全部公费的师院学生要求改善伙食,达到与其他学院同等水平,齐泮林拒绝学生的诉求还辱骂学生。学生们于1942年5月29日起掀起了驱齐运动。他们在师院礼堂召开驱齐大会,指责齐泮林治院无方,要求他引咎辞职。学生的行动,得到师院各系主任和许多教师的支持,他们致函齐泮林,指出他的错误,要求他引退。齐于6月1日下午指使打手30多人,手持凶器追打驱齐学生,致博物系邝慎仿等10多人被殴伤,学校一片混乱。陆侃如、穆木天等 15名教授上书校长金曾澄,各年级、系代表和学生184人联合上书学校当局,要求惩办凶手和事件制造者,并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师院全体女学生包围齐泮林的住宅,要求惩凶。齐泮林迫于压力,悄然离开师范学院。学校当局解除了齐泮林的院长职务,并请师院教务主任陆侃如教授代理主持院务。
——摘自韶关市申苏申老区办公室编:《韶关革命历史文献资料汇编(1922—1949)》
在坪石四年的时间里,中山大学地下党员的人数从最初的100人左右,到1944年先后分批组织了党员和进步学生约200人参加东江纵队,奔赴抗日前线。充分证明了地下党员在中大实施“三勤”(勤学、勤业、勤交友)效果。1945年初,战火即将蔓延至坪石,情报显示日军有包围坪石之势。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农学院、培联中学等学校被迫紧急疏散,分路突围,撤离坪石。
(此文撷取多位中山大学校友回忆文章和校史资料整理而成,或有遗漏或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参考文献:
[1] 罗永明主编:我们的中大,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2] 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3] 韶关市申苏申老区办公室编:韶关革命历史文献资料汇编(1922—1949),广州:花城出版社,2016年12月。
[4] 吕雅璐主编: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5] 张江明、吴逸民、李坚、曾建昭:《中山大学在坪石时期(1940—1945)的学生运动》,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作者:韶关市博物馆 徐风爽
编辑:邓琪蓉
责编:汪露蓉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