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脑村的传说

2020-11-08 09:19   韶关日报  

四脑村是南雄市全安镇著名的古村落,位于该镇章禾洞村委会。该村海拔高约350米,坐落在狭长的山谷中,总体形状酷似燕窝。该村林木葱茏,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因该村背后紧靠四座小山,每座小山外形酷像人的头脑,故称“四脑村”。

该村民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里还保存有古道、古屋、古厅、古大门、古牌匾等。尤其是两块古木牌匾和两块石匾,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两块古木匾分别是“恩荣”匾(竖式匾)和“万古不灭”匾。这两块木匾均为乾隆皇帝所赐;而两块石匾均立于道光二十一年,一块是“接引熏风”,镶嵌在村前小门上方,另一块是“固我疆里”,镶嵌在村后小门上方。

四脑村于宋代丙午年间开居兴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开居祖名叫“玉真”,当初从福建松阳迁徙过来,故该村的祖堂叫“松阳堂”。玉真生有三子,长子文伯,次子文渊,三子文深。该村为清一色的赖氏家族,据村族谱记载,南雄、始兴、韶州、英德等地的赖姓后裔均由该村赖姓迁出。该村是南雄最早的赖姓聚居地。

该村民俗独特,文化内涵丰富。据传,当年乾隆皇帝巡游至此村歇息,恰巧遇上村里有一户人家在村里的祖厅大摆喜宴。按村里的习俗,不管谁家在祖厅摆喜宴,如遇有陌生人到来,皆要列为座上客热情招待,乾隆皇帝自然也就被村民奉为座上客,受到热情款待。按当地农村的待客习惯,座上客是坐祖厅上边的横席位(俗称前席位、首席位,也叫上横头)。而当时乾隆皇帝在祖厅上方坐了一会儿,便指着祖厅右边的一张桌子说:“我还是坐那里好。”于是便选定那张桌子的一个座位坐下。与村民们共进完喜宴后,乾隆皇帝便在文武百官的护卫下继续巡游。过了几日,不知是哪位村民告诉全村人,说那天那位陌生的客人是当朝皇帝乾隆,全村村民听后因此而深感荣耀。为感谢皇帝的皇恩,该村定下一个规矩:今后不论谁家在祖厅宴客,坐首席位的都要安排在祖厅右边,该规矩在村里一直沿用至今。此外,据说当时乾隆皇帝与村民们共进完喜宴后对大家说:“你们村的风水很好,以后不管哪家办任何喜事、建房等,都不用择日,你们村天天都是吉日。”后来,该村无论谁家办各种喜事,都不择日子,这个习惯流传至今。

在四脑村,还记载有乾隆皇帝到村上选贵妃的故事。据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巡游到该村,碰巧遇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十五、六岁的姑娘在路边割柴草。乾隆皇帝被这个姑娘的美貌所吸引,于是下马走到她面前,详细询问她的家庭情况,然后到姑娘家中,告知她父母要将她召回皇宫,封为贵妃。姑娘的父母听完乾隆皇帝的圣言,受宠若惊,深感这是自家女儿的福气,是全家的荣耀,也是全村的瑞气,于是村姑父母连谢皇恩。据说,乾隆皇帝因在此选中了令他满心欢喜的贵妃,特赐该村两块“御匾”,一是“恩荣”匾,二是“万古不灭”匾。另传,姑娘随乾隆在众随从的护送下回到京城,满朝文武百官便在皇宫门口两侧跪迎皇帝归来,还隆重鸣放礼炮以示欢迎。大概是村姑年幼胆小,加上又久居山野,从未见过大放礼炮的盛大场面,于是被礼炮的巨响当场吓晕,不久便香消玉殒。

文字:邱国华

编辑:刘青

相关阅读

评论区

暂无评论,速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