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娘娘”麦雅贞

2021-03-21 09:30   韶关日报  

在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南雄市,至今还流传着一个被老百姓誉为“观音娘娘”——东纵卫生队队长麦雅贞行医救人的故事。  

麦雅贞,1919年6月出生于广东顺德,父亲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她从小跟随父亲学医治病,天资聪慧的她,很快便继承了父亲的衣钵。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麦雅贞一家为躲避战乱,举家迁往香港。不久后,父亲因患重病,与世长辞,年纪轻轻的麦雅贞,不得不担负起一家人的生计。  

然而,好景不长,1941年香港沦陷。在经历了家园被毁、家破人亡后的麦雅贞义愤填膺,誓死不做日寇殖民下的亡国奴,毅然决然辞去了在香港光华医院的工作,并通过香港的地下党组织安排,携带一些基本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后,乘船奔赴大陆,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她参加惠东宝(惠阳、东莞、宝安)人民抗日游击队,先任护士,再任救护队长,后又出任东纵博罗医院代院长及东纵司令部卫生处干事。  

1945年8月中旬,麦雅贞随珠江纵队司令员林锵云率领的1200余人的东纵部队,从博罗横河开拔至南雄北山地区。但部队在途经始兴县宝丰时,突遭敌军袭击,骤然增加40多名伤员,无法随队行军,组织便决定将麦雅贞和曾毅医生留下来照顾伤员,并找个安全的地方做好掩蔽,以等待部队联系。这期间,麦雅贞每天除了给伤员治伤换药、精神安慰外,还到山上采草药、挖野菜、刨树根,夜晚下山到附近的村里买米。在缺粮少药的艰苦环境下,麦雅贞等人足足熬了3个多月,才与部队联系上,平安归队。  

11月,麦雅贞抵达南雄后,便随部队在横水(今南雄市帽子峰镇)一带活动。当时,帽子峰洞头村有个叫林大嫂的妇女胸部中了一枪,是当年2月日寇兵燹帽子峰时,林大嫂在逃往岭背躲避日军追杀途中,被日军从狮头岭开枪击中胸膛,虽未丧命,但弹头却卡在了胸骨之中。由于缺医少药,林大嫂在受伤后的大半年里,仅靠自己找的一点草药在敷伤续命,但伤口一直未见好转,还发炎、化脓,入冬之后,人已经奄奄一息。  

这个时候,林大嫂家人找到了麦雅贞,她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拿起手术箱便向林大嫂家奔去。她将卡在林大嫂胸骨里的弹头取了出来,大大减轻了林大嫂的刺骨锥心之痛。但因子弹卡在身体里太久,弹头早已生锈,伤口已经感染,在当时医疗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已是无力回天,林大嫂数月后病逝。  

1946年,东纵部队北撤山东烟台,麦雅贞留在南雄坚持斗争。次年3月,五岭地委成立后,南雄成为整个五岭地区武装斗争的中心。麦雅贞先后担任粤赣湘边人民解放总队和粤赣湘边纵队北二支队的医生兼卫生队长。平日里,她除了救治部队里的伤员,还会到村里帮穷苦群众免费诊治,积极为我党做正面宣传。  

一天夜里,风狂骤雨。忙了一天的麦雅贞早已筋疲力尽,正当她准备休息时,高坪村的一位妇女气喘吁吁地跑来,说家里孩子不省人事了。麦雅贞听后,顾不上身体的疲惫,马上戴了斗笠,背上药箱,跟随妇女一路冒雨小跑而去。到了妇女家里,麦雅贞看见一个小孩正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时不时地咳嗽,呼吸有些困难。经过诊断,孩子得了肺炎,于是,麦雅贞把药箱里仅存的最好的退烧药给孩子服下,在床边守着孩子,直至高烧退了才离去,临走前还开了3天的药,妇女塞了几个毫银给她,她坚决不收。  

3天后,孩子恢复了健康,妇女一家特意带着孩子前来致谢,直呼麦雅贞是“观音娘娘”再世。很快,麦雅贞是“观音娘娘”的美称便传遍了整个南雄乃至五岭地区。

文字:陈丹婷编辑:刘青


相关阅读

评论区

暂无评论,速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