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你安好,我无恙!——一名韶关人在广州的居家防疫散记

2021-06-23 11:51  

可不曾想,今年5月21日,荔湾区一位爱喝早茶的阿婆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后,广州人的生活就开始发生变化,街坊邻居关注的不再是早茶店里的“一盅三件”,而是担心自己周围有无人员感染,自己与感染者是否有过交集。  

大家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这次袭扰广州的变异病毒十分狡猾,它先在市井味十足的老城西关找到宿主,然后跨过珠江、潜入芳村,诡异地在这座近20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里寻找“下家”。  

但是,它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刚冒头,就被这座城市围追堵截。先是对它感染过的区域实行分类隔离、重点管控;进而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快速筛查它的“窝点”;然后加强人员出行管理,阻断它向外蔓延。

防疫工作人员在认真地检查外卖和快递。

我住的小区也因所在街道发现了感染病例亮起了防疫红灯。5月29日早晨,小区开始半封闭管理,每户除允许一人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外,其他人员不得外出,暂停非日常生活必需的一切活动。由于时值周六,许多人起床较晚,大家一觉醒来发现小区已实施人员管控,都感到有些突然与无奈。  

当天上午,小区物管给每户业主发放了一张出入证。午饭后,我持证外出,想再购买一些食物与生活用品。然而,走遍小区附近的门店,店里的货架都空空如也,平时从早到晚都买不完的蔬菜鱼肉,今天几个小时就一扫而光。看来,猛然间的防疫管控,大家还是有些恐慌,不囤点东西,心里不会踏实。  

货走店空,我带着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的无奈往回走。行至半路,天空乌云密布,街上飓风狂飙,不一会,狂风暴雨迎面而来,把路上立着的遮阳伞、雪糕桶吹得东倒西歪。离我不远处,一位年轻的女警冒雨拉住被风吹断的警戒带,示意行人不能跨越管控区。  

看到风雨中岿然不动的女警,让我真切感受到广州这座千年不衰的商都,其实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近代以来,这里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去年开始,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这里又成了我国“外防输入”的前沿阵地,每天接纳的入境人员占了全国的80%以上。  

当然,如果不是媒体披露,广州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城市在疫情防控中所承担的压力,大家工作如常,该吃就吃,快快乐乐,生活感觉不到一丝的异样。  

但如今,突如其来的病毒打破了这座城市的平静。我所在的小区,实行半封闭管理二天后,又从5月31日开始上升为全封闭管理,要求业主居家隔离,足不出户。  

防疫措施的再次升级,使小区的住户更为紧张。业主群里议论纷纷,大家不知这种状况要维持多久,有人担心食物不够,有人担心老人有病,有人不知小孩高考如何解决,还担心采购和物资配送跟进不及时,大家的情绪都比较焦虑。好在这些问题在政府的重视下,不久就得到了解决,特别是政府增派医疗力量专门解决管控区病患就医,安排出租车“一对一”接送管控区学子参加高考等措施落地后,大家不仅消除了顾虑,还纷纷点赞政府的给力。  

居家隔离的第二天正值“六一”儿童节,晚上8点,业主们不约而同地站在自家的阳台上,打开手机闪光灯,大声歌唱,齐声高喊“广州加油”。  

这种自发的“喊楼”活动,提振了业主们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信心。原本不太熟悉的左邻右舍通过业主群互通信息,分享物资,谁家缺油盐酱醋、瓜果蔬菜,哪家有奶粉尿片、酒精口罩,只要你把自己的需求发到群里,就会有人回应,也基本能够得到解决。不少业主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配合小区物业和社区干部,为“宅家”生活的邻居们配送物资、清运垃圾。  

随着隔离时间的延长,我的心态也变得更加安然,尤其是看到政府以人为本,全力抗疫,我便认定自己不是在隔离,是在参加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这场“战争”与42年前我在南国边陲参加的那场战争一样,都是为了保境安民。只不过,当年的战地生活异常艰苦,住的是猫耳洞,吃的是干粮,一个多月都没有洗澡。而如今的居家隔离,每天茶照饮、饭照吃,生活与平时没有多少差别。  

小区实行全封闭管理后,我们唯一“足可出户”的就是做核酸检测。居家隔离期间,我们免费做了9轮核酸检测,平均2天就做一次。核酸检测对市民而言简单快捷,但对医务人员来说却非常辛苦,他们每人每天要面对成百上千的被检人员,工作时间长,感染风险高。孟夏的广州潮湿闷热,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防疫一线,让人十分感动,由衷敬佩。由此,我们在做核酸检测过程中也十分配合,除了自觉排队,还提前填好个人信息,帮助医生拧松装有药液的试管盖子。我们这样做,目的是减少医务人员的一点点工作量,缩短核酸采样的时间。

防疫工作人员在帮市民做核酸检测。

从居家隔离开始,我每天早晨都会站在阳台上,迎着从楼宇之间射来的缕缕阳光,与对面楼层正在晨练的业主隔空打个招呼,然后做些扩胸踢腿等简单运动。早餐之后,我偶尔做做家务,到了下午,大多数时间都是玩手机,上网看看新闻。等到夜幕降临,我又倚着阳台的护栏,眺望城市的夜景,那映入眼帘的万家灯火,仿佛让我看到了这座城市的美好明天。  

正认真工作的防疫人员。

6月17日,足不出户20天的我们,终于等到了解除居家隔离的喜讯。但是,由于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除,我们的活动还受限于一定的范围,我不知道这种“足不出区”的措施还要维持多久,但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守得云开见明月。到那时,我再去西关饮早茶,再到白云山顶观日出,珠江河畔看夕阳。甚至,我还会登上“小蛮腰”,大声呼喊:广州,你安好,我无恙!

文/图:赖佩养

编辑:李建群


相关阅读

评论区

暂无评论,速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