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万物生长原理,也是历史向前发展之真谛。
一层不变,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终归会被历史前进的车轮碾得粉身碎骨。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革故鼎新,才会生机盎然活力四射。
正因为如此,韶关市将今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之年,全市劲吹改革创新号角。在市委的统筹部署下,全市机关单位、各行各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凝心聚力谋改革,集思广益求创新,“金点子”成串结珠,“智慧力量”喷薄而出。
在近日举行的韶关市第五届机关工作创新创优竞赛上,来自全市各单位的创新项目闪亮登场,竞相绽放,开拓创新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这些参赛的创新项目,都是我市各单位干群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结合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提出的新点子、新思路、新模式,各具特色,其中不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创意性、可行性,是广大干群为推动韶关高质量发展提供的智慧力量。”市直机关工委负责人欣慰地对记者说。
市林业局在第五届机关工作创新创优竞赛创新创效类优秀参赛项目中进行情景剧表演。刘楚瑶 摄
汇聚改革创新浩荡力量
站在新的发展阶段,韶关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实现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必需要依靠集体智慧和群众力量。
为此,韶关提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年,就是要以非凡之力、非凡之举措,大兴改革创新之风,让改革创新成为“常态”,成为推动韶关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加油站”。
为进一步落实好市委的决策部署,市直机关工委、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精心组织开展了韶关市第五届机关工作创新创优竞赛。
为防止“为比赛而比赛”,杜绝走过场搞形式,比赛提出各单位报送的参赛作品务必是首创、原创的作品。
“要从创新上、质量上严格把关,上台参赛的作品是浓缩的精华,要有含金量,要名副其实于‘新’字,同时也要体现前瞻性、可行性。”市直机关工委相关人士介绍道。
高手在民间,从这次参赛的作品来看,虽不能说全是匠心独运之精品,但却都是下了功夫的“硬通货”,体现了各参赛单位的认真负责和群众智慧力量的强大。
“其中一些优秀的参赛作品,很有启迪性和实操性,对全市工作具有推进作用,甚至在全省都有看头,有很好的借鉴推广意义,可以说,这次大赛是收获满满,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市改革办相关人士欣慰地说道。
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金点子”提出这样干
当前,韶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展不足,突出表现在产业项目太少,这已成为全市上下一致的共识。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韶关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产业。
如何实现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市商务局的“金点子”是: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其具体内涵为,按照“五个一”,即“一条产业链、一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支招商队伍”的工作模式,开展产业链招商、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我市的产业基础及重点培育产业定位,明确了3个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
“链长制”的效应立竿见影,全市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高潮,今年1至6月,全市各产业链链长单位招商对接的产业项目超过100个,其中不乏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以及国内优质上市企业。这些项目均符合韶关生态发展定位。经过统计,1至6月全市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57个,合同投资额1568.74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86个,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和质量创历年新高。
“可以预判,随着产业链链长制深入实施,一批批优质产业项目陆续落地韶关,韶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有质的推动。”市商务局负责人欣慰而言。
如何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金点子”来了:栽好梧桐树,方引凤凰来。韶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须得很好借助外力推动。
简而言之,也就是要搞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吸引外商来韶投资,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兴商事制度改革,推行“马上办”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改善了营商环境。
然而,营商环境的改善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今年5月1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强调要坚决打通招商引资、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对标最好最优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韶关经济高质量发展。
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办税便利化快速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方式逐步成为纳税人、缴费人的第一选择。
在此背景下,武江区税务局恰逢其时推出改善营商环境之“金点子”:“智慧税务+5G”。
“这是我们武江区税务局对标最好最优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纳税人缴费人难点、痛点、堵点,联合韶关市税务局、工商银行韶关分行西河支行创新打造“税银互融”5G办税微厅,构建智慧“云集”的高科技、零接触全新办税服务体验格局,在“税务+金融”领域大力推行“非接触式”服务,不断完善“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功能,提升“智慧办税”能力,让纳税服务更智慧,涉税办理更高效,办税缴费更轻松,进一步优化辖区营商环境。”武江区税务局负责介绍道。
这个“金点子”金光闪闪,功能了得:首先,“5G网络”提速开启了“高效+多元”办税模式。将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等功能与智能办税相结合,实现5GWiFi信号全覆盖的v-tax系统,保证纳税人在线办理涉税费业务不拥堵、不延迟,平均办税时间减少30分钟以上,办理速度提高80%以上,有效提升办税智能化水平。
其次,“非接触式”服务实现了“远程+可视”操作辅导。在“全程网上办”的模式下,纳税人可以到5G厅,通过V-Tax远程可视化办税系统与税务机关“面对面”线上交流和“零接触”业务办理,带来了便利化、速度感、科技范的办税体验,为税务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有效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大力提升了纳税人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纳税人的广泛好评,相关做法被国家税务总局宣传推广。
再次,“税银互融”打通了“税务+银行”业务链。税银互融一体机在税务办税设备上融入17项银行业务,将原本税务、银行两块独立的信息进行互联、互融,共享银税数据,为纳税人、缴费人实现即时办结需跨部门、跨岗位、跨区域办理的银税业务,打通了“税务+银行”互融“业务链”,借助智能化网点全覆盖等优势,实现“一厅多能”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原有实体办税服务厅集中服务模式存在的“办税距离远、时间成本高”等问题,构建起“税务+金融”的全新商圈格局,开启智能银税新时代。
类似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的“金点子”在这次大赛中并非武江税务局一个,而是“金点多多”,如武江公安分局以新技术应对侦破新挑战、以新模式应对管控新情况等创新方法的运用,极大限度提升了民警工作效率,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推动乡村振兴,“金点子”大显身手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作为粤北山区的韶关,乡村振兴点多、面广,任务艰苦。近年来,韶关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劲吹乡村振兴号角,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容村貌得到了显著提升。
如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市各地立足实际,各施妙计,其中,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从“一个小切口”“两个着力点”“三个创新”“四个到位”等举措中,不断创新,踏实围绕实现脱贫攻坚与农村人居环境“双提升”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通过市农业农村局的致力整治,全市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与反响,涌现出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等一批美丽乡村样板村,打造了翁源县“兰乡古韵”廊线等一批“四沿”区域美丽乡村示范带以及“五彩瑶乡”等7个示范片,形成了泛徽、广府、客家、瑶族等极具韶关特色的传统建筑风貌体系,让农村逐渐成为韶关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截至2020年底,全市90%以上行政村已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50%以上行政村已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粤北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南雄推出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武江区的“擂台比武促乡村振兴建设”等也是各具特色,成效明显,可圈可点,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大显身手。
“林长制”,为全省提供“韶关经验”
众所周知,韶关是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中坚力量,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韶关被誉为“地球同纬度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块绿洲”,全市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等均位于全省前列。
如何筑牢粤北生态屏障,将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主体责任压紧压实,进一步提升森林资源质量、促进森林资源利用,推动韶关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市林业局在这次竞赛中推出的“林长制”或许能给出答案。
2019年,我市在翁源县设立了林长制试点,率先在全省开展“林长制”改革,走出了一条由“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向“山更青、权更活、民更富”方向转变的新路子。
林长制建设全面提升了我市森林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更好地推进韶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广东省全面推进林长制改革提供了韶关经验。
市林业局介绍,“林长制”的功能体现如下:山青林绿,生态屏障更牢固。随着我市林长制改革不断深入,全市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等三项核心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生态优势不断巩固和强化,粤北生态屏障日益牢固。产兴人富,生态红利更突出。全面推行林长制过程中,我市不断积极探索,以全力释放生态红利,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的多赢目标。
宜居宜游,人与自然更和谐。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优美的森林风景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正逐步成为社会公众户外游憩、生态旅游和康养的理想场所。
“接下来,将以林长制改革为契机,全面整合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风景旅游资源,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市林业局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
韶关市机关工作创新创优竞赛作为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的预赛,已成功举办五届。五年来,竞赛已办成我市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阵地,为如何创新融合式党建工作搭建了平台,展现了各单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成效和机关工作特色品牌,为韶关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夯实基础。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呼唤未来。此次参赛的作品,新点子、新思路、新模式的理念体现在方方面面。随着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坚信,越来越多的“金点子”将隆重推出,闪亮登场,形成浩荡力量,强力推进韶关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金点子”也将大显身手。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楚瑶 通讯员 连璐
编辑:李建群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