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昌法院下设的派出人民法庭中,数坪石法庭的距离最远,所处镇和湖南省宜章县相邻。
法庭坐落于村落间,为盈翠青山环绕,管辖9个镇和2个矿区办事处,所辖地区面积达1013平方公里。多年间春去秋来、人事更替,但法庭初心从未改变,默默躬耕“法治的田野”,守护一方公平正义。
经济发展搭上“法治和谐号”
坪石法庭所辖地区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蔬菜以及葡萄、水蜜桃等水果。这些年,为打破传统种植业态、念响“致富经”,不少乡民以不同方式搞起了合作,其中不乏通过合作做大做强的成功实例,但也有合作不愉快、引发纠纷的情况。
曾某、白某、邓某三人是老友,且白某和邓某是同村亲戚。2015年11月,他们三人协商合伙投资果园做葡萄生意,约定曾某负责出资,白某负责经营管理,邓某负责对外协调联系。说干就干,三人达成合意后就开始开山、种果,但期间曾某、白某因经营理念不同等原因和邓某产生争执,合伙经营难以为续,到坪石法庭打起了官司。
“都是朋友、亲戚,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能调解当然是最好。”但承办法官也坦言:“事先我和他们沟通过,感觉他们就是放不下面子,而且容易急眼,聚到一起就容易产生激烈的言语冲突,调解工作难度比较大。”
为尽可能促成调解,该案开庭前,承办法官就和委托代理人、村干部约好,在庭后分别和各方当事人都聊聊,帮助他们放下成见、解开心结。历经三小时沟通后,曾某等三人终于缓和下来,愿意坐到一张桌上好好谈谈。邓某表示,他想要退出合伙,并以其在果园工作了几年为由要求曾某、白某给予一定补偿,曾某等二人也表示同意,并经和邓某磋商后决定向他支付3万元。
经济发展加快,产生的纠纷、面临的难题自然多起来。要怎么处理好案件纠纷,维护好“小地方”里人与情的关系,又帮助乡民们把“致富曲”越唱越响,法官每天都需要花不少的心思。
想方设法建机制促进源头减纷
2019年,乐昌法院建立预立案调解综合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坪石法庭系该机制建立的首个试点部门。
试点开始那几个月,只要没有庭审任务,坪石法庭的干警就往辖区各镇、各村跑,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当地综治中心、村委等逐步建立建牢“法庭+人民调解员+综治中心+村社干部”的诉源治理模式。
随即,对于具有“源头解纷潜能”的案件,法庭会首先进行预立案,然后将案卷材料转到镇上的综治中心,由中心指派相关组织、调解员先行开展调解,承办法官也会对调解工作全程予以跟进。
过了一段“臭熏熏”的日子,朱某“上火”了。
因为某大厦排粪管、化粪池破损,粪水流出,家住隔壁的朱某不堪其扰,和大厦的住户们沟通,但都没有结果,于是他前往坪石法庭,表示要把涉事大厦的12户住户都告了。
坪石法庭对该案预立案后,相关案件材料被转交到了当事人所在地居委会,居委会组织调解时,法官参与其中。
“调解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厦的住户们其实也为化粪池的事烦心,只是没人牵头处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好。”承办法官说道。
既知矛盾纠纷存在的症结所在,法官和居委会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给大家开出“药方”,由居委会牵头,在征得大厦住户同意的情况下,雇请专业人员维修排粪管、化粪池,大厦全体住户对维修费用平摊,同时给予朱某适当补偿。解决方案提出后,住户和朱某都纷纷说“好”。
不久,化粪池修好了,清鲜的空气又回来了。
得益于预立案调解综合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的建成和落实,越来越多的矛盾被化解在诉前。
田间地头的“法律信使”
今年6月的一天,坪石法庭把一宗赡养费纠纷案的庭审开在了法庭50公里开外的庆云镇土佳寮村。
该案原告是一对耄耋夫妇,因赡养费问题将儿子告上法庭。考虑到当事人所在村距离远,他们腿脚又不方便,承办法官带上国徽,把庭审开到了当事人家门口去。
为了方便当事人,把巡回法庭办到村里家里、田间地头,对于坪石法庭的法官来说已经不是稀罕事,但这宗赡养纠纷案却让法官记忆犹新。
只记得当天,下着暴雨,车开到村口就陷进了泥坑。为赶上约定的开庭时间,承办法官把国徽抱在怀里,和助理撑着伞疾步往村里赶,到了村委后,顾不上身上的雨、裤脚的泥,就把国徽挂起,开始了庭审。
可能是被法官的兢业、真诚所感动,当天老夫妇和他们的儿子都变得好说话了,阿公阿婆对儿子因疫情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予以体恤,儿子也认识到了自己未尽赡养义务的错误,于是双方就赡养费金额、支付方式达成一致,儿子也表示在工作之余要常回家里多关心年迈的父母亲。
“被风雨沾了身、被淤泥污了脚又有什么关系呢?能把矛盾纠纷妥善化解了,我们心里就高兴。”法官说道。
除开展巡回审判,坪石法庭还主动创新,推出“点单+订单”的普法模式,时常和村、镇联络,了解乡民常遇到、想学习的法律问题,根据群众的“点单”定制“普法菜单”,目前已就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方面开展了多场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等普法活动,帮助提升辖区群众的法律知识。
坪石法庭的法官们,在派出人民法庭的平均工作年限在15年以上,最长的已达26年,他们常笑言自己是法庭里的“钉子户”。
他们办的案件往往不是大案要案,但都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最相关。得益于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他们在解决基层群众纠纷时如鱼得水,也让他们成为了当地群众口中“最信得过的人”。
文字:黄健婷 李雅
图片:李雅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