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仁化法院诉讼服务工作位居全省前列的“秘诀”

2021-09-28 14:50  

图片

 “同志,申请强制执行该走什么程序?”“同志,你帮我看看起诉书这样写对不对?”……在仁化县人民法院一楼诉讼服务大厅的导诉台前,每天前来这里办事的群众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由专职人员担任的导诉员则耐心地解答疑问、提供服务,既使群众诉讼更加便捷,节省了诉讼成本,也提升了立案服务质量,拉近了群众距离。


 而这只是仁化法院提升诉讼服务水平的缩影。据悉,2020年以来,在仁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仁化法院扎实推进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改革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通过针对各类纠纷案件与妇联、工商联、总工会、人社局、公安局签订联动化解合作备忘录等丰富工作举措,多方位提升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诉讼服务质效综合评分长期位列全省前三。


“一站式”整合资源

实现诉讼服务立体化、规范化


 每天上午8点30分左右,仁化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就陆续有当事人前来办理业务。


 “同志,如果想申请法院的强制执行,要办些什么手续?”一大早,该院导诉员罗运娇就迎来了一位腿脚不便、操着浓重地方口音的当事人李大爷。


图片
仁化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费了不小的功夫,罗运娇终于弄清楚,李大爷在去年因为交通事故受伤后,肇事司机一直拖欠着医药费,李大爷为此把司机告上了法庭。但在法院依法判决肇事司机支付赔款后,对方还是拒绝履行,于是他就来到了法院想要申请强制执行。随即,罗运娇引导李大爷到了办理执行事务的窗口,还没来得及回到导诉台,就又被另一位当事人拉住咨询。


 紧接着,罗运娇还帮助当事人复印材料、联系法官、引导当事人学习通过广东诉讼服务网完成网上立案、案件查询等等。日复一日,看似单调重复的导诉工作,起着重要的“繁简分流”作用,既让诉讼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流转更井然有序,又帮助当事人能更好更快得到自己所需的诉讼服务。


 仁化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内,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分设了民商事、刑事、执行、信访、诉调对接、退费、送达专窗,方便群众来诉来访办事;提供了诉讼服务自助立案和案件查询一体机,配备有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供当事人自助立案、查询案件信息、打印或复印诉讼材料。另外,还设有诉调对接中心为群众提供婚姻家庭纠纷、劳动争议、物业、金融等多类纠纷诉前调解服务;律师工作室每周律师定期值班,听取群众诉求、提供法律咨询。


图片

仁化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导诉台


 一系列的便民措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近年来,仁化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以实干求实效,以“一站式”建设为契机,依托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和质量,书写着为民办实事“新篇章”。


 为进一步提升诉讼服务水平,仁化法院整合资源,实现诉讼服务规范化、集约化、智慧化、立体化、多元化。该法院将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律师服务平台等进行有机融合,畅通一体化诉讼服务渠道,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立体化诉讼服务。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先后制定诉讼服务中心整体工作规范、诉讼服务大厅立案工作规范、跨域立案工作规范、网上立案工作规范等20余项规章制度。


图片

仁化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内的诉讼服务一体机


 充分发挥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作用,仁化法院还积极引导当事人使用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等系统,力求实现“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推广微信、支付宝便捷缴纳诉讼费,网上缴费案件占85%。加大“线上调解”工作力度,今年以来,网上调解达70余次。依托全国统一送达平台和集约送达系统,大力提升诉讼法律文书电子送达效率,强化集约送达成效。


解纷机制多元化

一审收案数量同比下降2.97%


 刘先生和谢女士于2003年7月在仁化县登记结婚,婚后未育有子女。2009年间,谢女士突然离家出走,便再也没了下落。2021年,刘先生以谢女士离家出走,夫妻感情已彻底破裂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离婚。


 在本案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谢女士于2009年离家出走后,在广东省韶关市和江西省赣州市居住。为切实掌握谢女士的情况,承办法官多次往返于长江镇、扶溪镇、乐昌市等地,向相关单位及个人调查谢女士的情况。


 在赣州市找到谢女士后,承办法官组织了刘先生、谢女士的哥哥、长江镇河田村委会工作人员、长江镇政府工作人员等前往江西省赣州市谢女士现住址处进行庭审调解事宜。在长江镇河田村委会和仁化县长江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经半个小时的调解,刘先生、谢女士一致同意解除婚姻关系,至此本案圆满解决。


 这是仁化法院联合其他部门联动解纷的生动案例。近年来,仁化法院以提升解纷“满意度”为着力点,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加强诉调对接力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图片

仁化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耐心服务群众

 走入仁化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工作室”“家事纠纷调解工作室”“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的多个“调解金招牌”赫然入目。通过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社会资源,并发挥法庭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加大派出法庭与基层调解组织的联系,越来越多矛盾纠纷被化解在了最基层。


 “我们建立了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名册,将案件委派给调解组织先行调解,充分发挥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本土’优势,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与去年同期一审收案数量相比下降2.97%。”仁化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


调解“能手”进驻法院

纠纷巧化解社会更和谐


 2020年10月,随着“刘日红调解工作室”进驻仁化法院,仁化当地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因为善于开展调解工作,调解员刘日红在仁化当地已是小有名气。而在仁化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置调解工作室后,以刘日红为重要成员的调解员队伍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图片

刘日红调解工作室进驻仁化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我们的工作内容主要以法院委派的民事案件为主,如民间借贷纠纷、物业服务纠纷、租赁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该调解工作室的常驻调解员吴韶翀介绍。根据法院派发的案件,工作室调解员会及时主动联系、会见原、被告双方,扎实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及纠纷当事人各方意愿,剖析案件矛盾节点,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调解方案。据统计,2021年1至8月,仁化法院总共派出75件案件到刘日红调解工作室,经办进入调解案件的调解成功率达70%。


 2020年12月4日,刘日红调解工作室接到了仁化法院委派的一宗租赁合同纠纷调解案件。该案件当事人一方为某家私城的老板唐某,另一方为出租仓库的房东温某,双方于2015年10月12日签订《租赁合同》,约定“唐某承租温某位于仁化县某地下的架空层西边部分面积用于存放家具等货物”,“面积约700多平方米”。后2020年4月双方因合同履行等问题产生纠纷。


 据调解员刘日红介绍,虽然承租方清走了大部分家具但场地实际上仍处于承租方使用状态,就算承租方最终赢得诉讼也会因租金的持续累计得不偿失。经过考虑,刘日红向承租方道明其中利害关系,同时提出了“先及时止损再进行后续调解”的方案,承租方听后表示会清理好场地准备交接。


 “事情因温某有过失在先,且双方针锋相对互不让步,才导致一点小分歧演变成一场纠纷,最后起诉到法院,承租方一直对出租方拖延进度不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耿耿于怀。”找到“绳结”的刘日红道明利害、综合实际后向温某提出,“做生意诚为先,先向承租方家私城老板唐某表个态,就自己之前的过失先道歉,以打开对方的心结。”温某表示同意调解员意见,经过调解员对纠纷双方当事人多次联系与沟通,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先完成租赁仓库的交接,避免后续可能产生的损失。刘日红紧紧把握住该纠纷的调解节奏,趁着双方关系回暖之际,把剩下的赔偿问题一并解决。


 事实上,近年来,仁化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法院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分调裁审”改革步伐,制定了民商事案件分调裁审工作机制、繁简分流工作规程、诉调对接工作规范。引进“刘日红调解工作室”、聘请3名专职调解员,有效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以来(截至8月),仁化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共受理诉前调解案件728件,调解成功289件。


图片

巡回法庭到家中  上门调解暖人心

 “我们对案件实行精准甄别分流,将调解平台应用贯穿于分流、调解、确认、诉调对接全过程,将符合诉前调解条件的案件委派给调解组织、调解员进行调解。同时,成立家事纠纷审判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法官专职办理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成立民商事案件速裁团队,负责办理劳务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物业纠纷等类型的案件。建立‘人工+智能’识别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全力开展速裁调解工作,促进小额诉讼、简易程序驶入‘快车道’。今年来,分调裁审案件占比为83%。”仁化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仁化法院还在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法官联络点”,不断完善“社会调解在先,法院诉讼在后”的纠纷分层过滤体系,推进“审务进基层工作”,主动做好与基层法庭所在地党委政府创建“无讼”乡村工作的对接,有效解决解纷渠道单一、多元调解质量不高等问题。


图片

作者:潘俊宇 黄健婷 欧吉琼 谭莉群
图片:潘俊宇 李美琛


相关阅读

评论区

暂无评论,速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