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提升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加快地方特色粤菜烹饪专项职业能力和职业培训开发,促进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日前,市技师学院开办的“韶关市武江区企业新型学徒制‘粤菜师傅’培训班”正式开班。
开班仪式现场。郑韶诗摄。
此次培训班采取“企校双师、工学交替”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企校计划共同培育中级中式烹调师88人。企业新型学徒制是通过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院校参与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式,由企业和院校采取工学结合的模式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新模式。参加新型学徒制的学员通过“理论+实践”的培训方式,不仅可以得到技能上的提升,而且对完成培训任务并取得高级工证书的企业学徒还可获得相应的培训补贴。
培训班的开办,是市技师学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粤菜师傅”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有力举措。采用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共同培育“粤菜师傅”,既做到资源共享,解决工学矛盾,又使得学员在“干中学、学中干”,提高了培训的时效性、针对性,保证了培训质量。
近年来,人社部门高度重视“三项工程”工作,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快建设粤菜师傅培育平台,校企共同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优秀技能人才,顺应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2020-2021年,市技师学院与浈江区、武江区、翁源县、乐昌市、南雄市、仁化县和始兴县等7个县(市、区)14家企业签订企校合作协议,开展针对电工、车工、钳工、中式烹调师和汽车维修等5个工种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共培养591名学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作者:宋新华
编辑:何敏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