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瑶乡特色 共建文化之城——乳源扎实推进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2021-11-09 09:53   韶关日报  

乳源地处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南麓,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同时也是全省唯一的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先后四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并获评为“全国民族自治县(旗)科学发展示范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瑶绣之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等。  

自第三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以来,乳源在省文旅厅、市文广旅体局的鼎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文化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遵循《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大力实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认真对照示范区创建指标要求,紧密围绕全市关于公共文化设施攻坚做强的统一部署,结合城乡发展实际,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推动文化繁荣、助力文化改革、驱动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的创建成效。

高位统筹推进  压紧压实创建工作责任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文化部门督促协调、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的创建工作格局。  

同时,坚持问题导向,逐项补齐硬件设施短板。一是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面创优,县级“四馆”积极进行整改提升。二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有效整改,整改提升后全县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中,3个被评为省一级站,其余6个被评为省二级站。三是城乡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实现拓展延伸。建成风度书房5间、稻香书斋4间、阅书吧3间,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遇见“诗与远方”。

丰富文化供给  持续擦亮公共文化品牌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丰富,是一个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最直观的反映。近年来,县级“四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高,高质量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同时,大力培育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特色项目,积极探索公共文化志愿服务新路径。精心打造了“绣美瑶乡”“金句闪光”“金鸪鸪”瑶乡文艺兵志愿服务项目,为基层群众送去了更多精神文化食粮。此外,积极打造城乡公共文化优质品牌,成功举办了乳源瑶族“十月朝”文化旅游节、西京古道文化旅游节、“激情广场·幸福乳源”“大众创艺·多彩新时代”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形成了“公共文化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创新管理机制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形成全省示范

为促进文化资源共享,该县推进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建设,广泛动员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同时,建立健全公共文化社会化建设机制,有效引导民间文艺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此外,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群众评价机制。借助数字化手段,开展“我们的服务·您来评价”线上“问卷星”民意调查,及时、全面掌握群众对公共文化的满意程度、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不断推动文化服务项目与群众实际需求无缝对接。

作者:李曼霓

编辑:蓝洁雯


相关阅读

评论区

暂无评论,速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