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我先上!”狂风暴雨,滔滔洪水中,响彻起如此激荡人心的呼喊声,给人无穷力量,给身处困境的群众吃下“定心丸”。
发出这雄壮呼喊的,是韶关的广大党员干部!
当狂风暴雨席卷粤北大地,滔滔洪水肆虐韶关家园时,韶关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逆行显担当,义无反顾战洪魔,奋不顾身保家园,舍生忘死护群众,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红色堤坝”。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真谛!
以汛为令 冲锋在前
狂风暴雨验初心,滔滔洪水显担当。
今年5月以来,韶关持续降雨,连续降雨时间超30天,特别是前一段,韶关暴雨如注,河水暴涨。而在6月19至21日,暴雨叠加洪峰过境,三江水位猛超警戒线,河水倒灌,城区内涝严重,众多地方“水漫金山”,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极为严峻的防汛形势,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对全市防汛工作作出部署,周密安排,科学调度。市主要领导身先士卒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市两办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公职人员积极参与抗洪抢险救灾一线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与此同时,市委组织部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投身防汛工作,做到抢险在前,安置群众在前,让群众听到党组织的声音,看到党组织的旗帜。
守护生命的坚强战斗堡垒
汛情是命令,抗洪是责任。
关键时刻,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在防汛救灾主战线践行初心使命,不遗余力充当防汛守护员。各级党组织迅速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吹响战洪集结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决战洪魔!
数据显示,6月18日20时至次日,全市通过“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平台参与防汛救灾的党员干部就达到3万多人次! 而在21日洪峰过境当天,市直单位直接参与一线防汛救灾工作的党员干部达1800余人,坚守岗位党员3200余人。
这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战洪大军,他们在防汛救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不言而喻,非笔墨所能详尽。
6月19日,第一次洪峰将过境,当天18时30分,根据上级部门关于配合做好市区防汛工作指令,需要从市直机关紧急召集约100名党员突击队员支援浈江、武江两区开展“低洼地区群众疏散转移”和“危险地段群众疏导”工作。发出号召后不到半小时,市直各单位报名党员人数就达到170余人。随后,市直机关党员突击队员在市委组织部和市直机关工委领导带领下,迅速奔赴浈江、武江两区集合点进入实战。
“广大党员热情之高,动作之快,超过我们的想象!”市直机关工委一工作人员欣慰而言。
汛情似虎,号令如山,责任似天。在防汛救灾战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到极致——
市应急管理局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从6月13日翁源县紧急救援开始,战龙仙、护新丰、救樟市、援韶城,马不停蹄转战各战场,与洪魔进行殊死搏斗。
抗洪救灾期间,浈江区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山塘河边都能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在劝导居民、疏散群众、维持秩序、转移物资、清扫垃圾……他们,冲锋在前、逆水而行,让党徽在防汛救灾一线熠熠生辉,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他们,就是浈江区广大党员干部。
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情,武江区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作用,通过“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街社呼叫、部门销号”平台机制,组织应“哨”而来的党员志愿者,宣传动员辖区沿河所有房屋(商铺)、背街低洼房屋人员,特别是危房、老旧小区房屋人员进行转移避险,同时对内涝点、地质灾害点、河流、水库、山塘等重点地段进行常规巡视、设置警戒线。来自37个不同单位的101名市直机关党员志愿者积极响应社区“吹哨”,在1个小时内迅速集结,分为19组奔赴惠民、新华2个街道共计6个防汛救灾任务较重的社区,排查低洼、沿岸地区居民,劝导并协助这些居民和沿岸商铺业主转移避险,同时劝阻群众远离沿岸、内涝等危险区域。
由于河水倒灌,6月21日15时左右,韶关电信公司在市区的多个重点机房陆续停电,影响约7万电信用户,为保障通信畅通,该公司迅速组成以党员为代表的动力保障小组开展发电工作,抢修队员紧急调来冲锋舟进入机房开启发电机并补充燃油。在积水较深地段,党员同志带上水和干粮,分别游泳、划船到达机房开展通宵值守,确保机房安全渡过洪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通讯畅通受强降雨影响,仁化县董塘镇江头村受灾最严重村庄水深达2米多,超出历史水痕线40厘米左右,全村300多户村民被洪水围困。在洪水来临前,接到相关预警后,6月19日早上5点,江头村“两委”干部和董塘镇驻村工作组集结在村委会,立即组建一支由党员干部组成的先锋志愿服务队,分工开展打电话、挨家挨户敲门、守路口、巡河、转移群众等工作。
“我们分工包组挨家挨户敲门,确保每一户都叫醒,并提醒他们转移到高处安全区,对于河边最低洼处的住户,我们第一时间用自己的车辆,或者连背带牵,把他们转移到村委会避险。”村干部龙汉云向记者介绍当时的情景。
以上只是韶关这场抗洪大战的几个片段,类似的场景举不胜举。
“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战洪中,广大党员干部喊出的响亮口号,也是他们的行动写照。
毋庸置疑,在这次防汛救灾战斗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样可圈可点——
A、水中“托举哥”
6月20日9时许,曲江区乌石镇一年近六旬的村民经过一市场时,不慎掉入深水区,并被洪水冲到一处已被水浸的商铺门口。惊恐万分的老人吓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
在附近排查安全隐患和疏散群众的坑口居委干部黄志忠发现这一险情后,心中暗叫一声“不好”!旋即不顾自身安危游到老人旁边,在尝试施救未果后,不顾事发地水最深处已有3米多,用手托住老人浮出水面,等待救援。随着水位不断上涨,苦苦支撑了十来分钟的他只有头还露在水上。
“快点、快点,我没有力气了!”当看到驾驶着冲锋舟前来援救的民警时,黄志忠虚弱呼叫道。在被救上冲锋舟后,他体力消耗殆尽,大口喘气无力说话。
B、双腿架起生命桥
6月18日晚到19日的暴雨、大暴雨,导致始兴县司前等地出现严重灾情。司前镇社区居委会因地处清化河沿岸,地势低洼,且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较多,人员转移难度非常大。
6月19日早上7时河水开始上涨时,司前镇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淑兰和全体社区党员干部就立马开展了群众转移工作,先行将一批行动不便的老人、妇女、儿童转移了出来。到11时左右,水已经达到了快两米深,司前镇街到处一片汪洋。
下午3时,李淑兰接到群众的求助电话:在司前教办职工楼有几户人家被困,其中一户住户只有两个老人带着两个小孩,需要紧急转移。
李淑兰立刻与应急救援队员们一起乘坐橡皮艇前往现场。当时,洪水已经达到了1.5米深,被困老人和孩子站在一楼台阶上,焦急地等待救援。
尽管大家努力靠近,但因水位太高,船只被一楼楼面阻挡住。危急关头,民兵应急连陈健通跳到水中,稳稳站好后,支起其中一条腿,对着群众说道:“你踩住我腿,踩稳,跳到船上!”就这样,陈健通用自己的双腿架起生命桥,将被困老人一个一个顺利护送到橡皮艇。在成功将老人转移到艇上后,陈健通又慢慢游到台阶附近,将孩子们高举过头顶,转移到船上。半个小时后,被困老人和孩子被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
C、挺身当“人梯”的女党员
“不用怕,往下踩,踩在我的肩上!”这是韶关曲江区白土镇白土社区居委党支部书记李红英在解救被洪水围困居民时,挺身当“人梯”,让人泪崩的一幕。
6月21日14时,李红英在仔细排查险情时,发现一栋3层的楼房积水约1米,水位在不断上升,楼房里被困了3名来不及撤离的居民,其中有小孩和老人。她急忙在居民微信群里发布信息寻找船只解救被困居民。很快有热心的居民响应支援,一艘小木船朝着李红英的方向缓缓靠来。等船到后,李红英迅速跳上木船,指引木船向被水围困的居民楼靠近。
船好不容易到后,却因积水过深,居民无法直接上船,李红英果断指挥木船靠近楼梯口,自己充当“人梯”,让受困人员踩着自己肩膀转移到木船上。3名受困人员踩着她的肩膀平安地下到木船上,顺利转移至安置点。
以上只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抗洪抢险救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冰山一角。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拼成了一幅让人肃然起敬的防汛救灾“群英图”。
“在紧要关头,总有一群人在责任面前、在危险面前,不回避、不退缩,勇往直前。平凡英雄,就在你我身边。”一位退休老干部有感而言。
“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鲜红的党旗飘扬;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奋战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彰显了抗洪抢险‘主心骨’力量!可以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这次防汛救灾战斗中经受住了考验,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市委组织部一干部感慨而言。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生革
编辑:张惠娟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