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我们风雨同舟,重建家园我们勠力同心,踔厉奋发我们一起向未来!
8月1日,我市召开抗洪救灾总结暨灾后重建部署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李希书记、王伟中省长在韶调研讲话精神,总结防汛救灾取得的成果和经验,通报表扬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号召全市上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伟大抗洪精神,砥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焕发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韶关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而不懈奋斗。
抗洪救灾见证风雨同舟力量
今年入汛以来,韶关经受罕见洪涝灾害,连续遭遇6轮暴雨和特大暴雨袭击,持续时间之长、降雨强度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影响人数之多难以想象,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龙舟水”,给全市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城市内涝、山体滑坡、道路中断、村庄进水,54万人受灾……洪水滔滔,人水相搏。灾难面前,粤北大地,党政军民上下一心、并肩作战,战洪水、保安澜,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抗洪壮歌。
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建立健全市、县、镇、村、组高效联动、协调统一的指挥调度体系,迅速行动、尽锐出战,有力有序有效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灾后重建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广大党员干部,驻韶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消防救援指战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辅警发挥主力军作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顶风雨、冒洪流,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守住了一个个堤坝、救助了一名名群众,在洪水和生命之间蹚出了一条条安全航线。
洪水肆虐、人命关天,这是生死系于一念的时刻,更是英雄挺身而出的时刻。此次抗洪救灾中,涌现出林燕生、罗煜群、何志辉、黄志忠、刘志文等一大批平凡英雄。他们用逆行者的担当践行了初心使命,用冲锋者的姿态筑起了“红色堤坝”,用守护者的辛劳换来了人民安康,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不平凡的英雄赞歌。裹满泥巴的裤腿,汗水湿透的衣背,熬得红肿的眼睛,磨出血泡的脚趾,疲惫不堪的身躯,无一不是“拼过命”的见证。这些英雄模范,让人肃然起敬;这份人间大爱,让人无比动容。
洪灾面前,党群一心、干群一心,军民团结、民族团结,共抗洪灾、共渡难关。逸动的迷彩绿、火焰蓝、志愿红、天使白,各种平凡而鲜艳的色彩,汇成一条条希望之舟,在滔滔浪涌中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守望相助坚定重建家园信心
灾情发生后,来自各地的救助、支援涌向韶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指导下,省三防指挥部密切关注韶关汛情灾情发展趋势,与我市保持紧密联系会商,及时发布抢险救灾指令。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应急管理厅、省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抵达韶关,帮助我市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省妇联来韶走访慰问受灾的巾帼创业基地和企业,关爱帮助我市妇女儿童。省农科院派遣专家团队分赴韶关各县(市、区),开展农业减灾复产技术指导。东莞市派出精干力量驰援韶关,积极发动东莞企业、单位、爱心人士献爱心、举善事。莞韶对口帮扶市县两级指挥部、东莞市和省直有关部门等99个在韶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主动请缨,全力支持我市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广州、深圳、佛山等兄弟市,派出专家和排水队伍大力支援韶关。这些,都极大地激励了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极大地增添了我们夺取抗洪救灾重大胜利的底气和力量。
在韶关大地,许多群众主动穿上“红马甲”,成为抗洪救灾志愿者,活跃在防汛救灾一线,在风雨中筑起一道道暖暖的“安全堤”;乳源瑶族自治县、始兴县深渡水乡瑶胞同各族干部群众一起,抗洪水、抢大险、大转移,筑牢了各民族抗洪救灾的“同心堤”;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奉献人间大爱;广大网友喊出“韶关加油、韶关挺住”最强音,为家乡加油打气、传递能量;有的饭店老板说“救灾我们不在行,但是做饭我们拿手”,把一份份热腾腾的爱心餐及时送到一线人员和志愿者手上……
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这一幕幕场景、一次次行动,无不传递出韶关全市上下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信念,迸发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强大力量。如今,灾后恢复和家园重建工作正有序开展,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等生产经营强力恢复,全倒户房屋重建工作顺利推进,明年春节前将搬进新房子、迎来新生活。
踔厉奋发我们一起向未来
因为经历灾难,我们更加坚毅刚强;因为夺取胜利,我们更加信心满怀。今年下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当前时间过半,发展任务艰巨,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千方百计谋发展抓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抗洪救灾奋斗实践中汲取经验和动力,巩固和拓展抗洪救灾胜利成果,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强烈的担当、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加快韶关高质量发展步伐,推动各项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我们要弘扬抗洪精神,更加用力抓重建兴家园。灾后恢复重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防汛救灾全面胜利。要集中力量抓好房屋重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房改造工程,扎实推进房屋全倒户重建、危房户修缮加固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力争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要集中力量抓好农业生产恢复,抓住时机改种、补种,落实农业保险、种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帮助受灾农户渡过难关、恢复生产。
我们要弘扬抗洪精神,更加用力稳经济促增长。要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快发展。我们加快发展的气势不能减,实现年度目标的决心不能变,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扎实实做好下半年特别是第三季度经济工作,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在重大考验中夺取全年最好发展成绩。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抓住全国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重大机遇,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着力在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林业经济、商贸物流等领域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补齐城市防洪等基础设施短板,积极谋划推进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园区基础设施和新基建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做到以项目解决实际问题、以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加强工业投资,加快推进“双变”改革试点,牵引带动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打好促进重点领域消费若干措施“组合拳”,充分释放消费潜能、提振消费市场。要全力以赴助企纾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一链一策”“一企一策”解决好重点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全力帮助中小微企业和困难行业渡过难关,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要弘扬抗洪精神,更加用力抓民生强保障。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兜牢民生底线,对受灾影响严重的脱贫户,实行“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千方百计凝聚救助力量,发挥“招善引爱”平台作用,积极引导公益组织、爱心企业、乡贤献爱心,广泛发动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力量,促进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高效联动,给予受灾地区、受灾群众更多帮助,让救助更有质量、更有温度。
我们要弘扬抗洪精神,更加用力防风险保安全。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压紧压实风险防控责任,突出抓好防灾减灾、财政金融、道路交通、森林防火、防溺水,以及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安全生产重点领域特别是高温天气下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防范化解,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切实守好疫情防控广东“北大门”。要针对本次洪涝灾害暴露出的问题,加快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应急处突演练和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市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水平。广东已进入台风季,要针对台风带来的雷雨大风影响,持续密切监测雨情水情风情和江河水文变化,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巡查排查,做好蓄水工程安全管理和地质灾害防范,做实高空悬置物、构筑物和高处作业环节监测监管,做足应急预案和人员物资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我们要弘扬抗洪精神,更加用力抓党建强引领。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要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所有工作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切实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实际行动上。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深入实施新一轮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用好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和“双报到”等机制,全力帮助受灾地区、受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牢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大力选拔敢于动真碰硬、担当作为的干部,特别是要精准识别抗洪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生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让想干事者有平台、会干事者上舞台、干成事者登奖台。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紧盯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各项工作落实,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万众一心战洪魔,众志成城谱新篇!回顾这场抗洪救灾大战大考,带来的是冲击更是奋起,赢得的是进步更是信心,全市上下、党政军民在危急中凝聚、在磨难中成长、在风雨中前行,充分彰显了不畏难、不惧险,勇担当、善作为,舍小家、顾大家,心连心、共时艰的精神风貌。韶关,不愧是一座“善美之城”“英雄之城”!
箫韶九成丹霞灿,碧水高岭风度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无比坚定的信心、无比强大的决心,扎实做好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坚决夺取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全面胜利,全力竞逐新赛道、再造新韶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本报评论员
编辑:张惠娟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