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古村落修仁村:富裕平和清秀地 修仁昌义崇礼乡

2022-10-30 11:24  

修仁村地处南雄市区西南的古市镇,原名“芙蓉村”。相传,在西汉武帝建元年间(公元前140-公元前135年),修仁村落就已经出现,当时为南埜(音“野”)县地。其时,始兴、南雄仍未建郡、建县,故修仁村要比始兴郡、南雄州之名早1100多年和1500多年。即便是从修仁村已有很大名气的南朝齐明建武二年(495年)算起,它也要比南雄之名早189年。  

史载,建武年间(494-498年),南朝齐明始兴内史范云(字彦龙,河南南乡人)于一个秋日泛舟溯浈江而上,游览浈江沿岸的修仁、三枫、五渡等村。那时这3个村庄已是始兴郡中的重要村镇和自然风光胜地。泛舟游览中,他为三枫、五渡、修仁这3个村落的悠久历史大为感慨,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了《三枫亭饮水赋诗》:“三枫何习习,五渡何悠悠,且饮修仁水,不挹斜阶流。”这是史籍记载吟咏南雄风情的第一首诗。范云的这首诗,真切反映了在1500多年前,修仁村已是很有名气的风景胜地。  

相传,在唐德宗贞元末年(805年),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被贬广东阳山县。当他路过修仁村时当地老百姓非常同情韩愈的遭遇,于是热情款待他。他见老百姓如此热情,便在修仁村停留下来,还在乡绅的陪同下,游览修仁村美丽的田野风光。韩愈见这里男耕女织、互敬互爱,邻里和睦、生活富裕,加之四周环境优美,觉得这是个礼义之乡。于是在离别时,挥毫写下“富裕平和清秀地、修仁昌义崇礼乡”这副赞美修仁的对联,并书赠乡绅。他把“富裕”“修仁”四字嵌在联首,既富有诗情画意,也是对修仁村的赞美。  

修仁村历代都非常重视教化事业,培育人才。韩愈离开修仁村后,乡绅根据他赠联中的“崇礼”之句,创办了“崇礼社学”。在明代,该社学与南雄府城的“太平社学”齐名。之后,该村又开办私塾学馆,聘请地方知名度高的秀才执教,附近村庄学子纷至沓来。清光绪二年(1876年),德国牧师韩士伯在修仁村主办巴陵会“德华小学堂”,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为“德华完全小学”,先后由留德8年的教育家、外交官陈观海和南雄县人马达经牧师担任校长和老师,生源来自全县各地。该校师资较好,教学设备比较完善,是当时南雄颇有名气的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在办好小学的基础上,县里于1956年9月在修仁村开办修仁中学(原古市中学前身,今已撤销),与黄坑、百顺两所中学成为该县最早创办的三所乡镇中学。  

抗战时期,国民党当局在修仁村先后举办多期“第四战区党政军干部训练团”“广东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参加训练人员有广东全省的党政军干部数千人,在抗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此间,后方勤务部第25军军械库,南(雄)、始(兴)、曲(江)守备司令部也分别在该村设立机构和驻扎。由广东省主席李汉魂的夫人吴菊芳女士任总院长的“广东省儿童教养院第六分院”在此开办,收容沦陷区儿童1000多名。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2月3日上午8时左右,一股日寇400余人向大水垌进犯。11时许,这股日寇强渡浈江南岸窜犯修仁村,受到中国守军559团第一营将士的奋勇狙击,打败日寇多次进攻。至下午3时,日寇不支,向浈江河边败走。此战打死打伤日寇数十人。  

修仁村的陶瓷生产与南雄附城的水南、大城门、铺背、莲塘坳古窑一样,都是制烧白瓷。清代前,该村的古窑一般聘请江西师傅制作碗、盘、碟、钵等,胎骨洁白、胎质细密、晶莹透亮,釉色纯白或青白,属优质白瓷,产品畅销南雄、始兴等地。后来,本地师傅又制作了钵、缸、坛、排水筒等。1956年,县里在该村创办“地方国营南雄县陶瓷厂。”如今,村里还有个体陶瓷专业户,是南雄唯一现存的陶瓷窑。  

修仁水,今名“瀑布水”,源出江西省龙南县界,流经130多里在该村西流注入浈江。此河水清如镜,可饮用,南朝齐明始兴郡内史范云的“且饮修仁水”诗句,说的就是此河。清嘉庆年间,南雄知州戴锡纶下乡查访,作《因公过修仁》(二首),其一:“过雨山光夹岸新,烟村花坞绕修仁。扁舟泛泛吟声起,清绝长怀饮水人。”其二:“重官旧部岁华深,砺碌鸿泥讵可寻。却喜中流一片影,千秋识得彦龙心。”  

由此可见,修仁村在历史上确有不少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在南雄乃至粤北实为罕见。此外,还有民间医药、采茶戏、武术等技艺,可如今多已失传。

作者:凌子

编辑:李建群

相关阅读

评论区

暂无评论,速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