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治监督 涵养良好政治生态——2022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系列报道之一

2023-01-15 09:53   韶关日报  

编者按:2022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韶关市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黄坤明在韶调研指示精神,牢牢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有力护航中心大局,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坚定稳妥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回顾一年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生动实践。敬请垂注。

2022年,韶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两个确立”“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开展政治监督,以有力有效的工作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韶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聚焦“两个维护”强化监督护航

“纪检监察机关要推动各地各单位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切实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韶关落到实处。”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市纪委监委及时通过专题会议等形式进行学习,并印发通知对纪检监察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部署和要求。  

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贯彻新发展理念等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开展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实际成效提升监督效能。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市纪委监委4次启动疫情防控“战时”监督机制,组建多个专项监督组,统筹派驻机构常态化监督专班及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力量,紧盯密闭场所、涉疫重点场所,以及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院等8类特殊机构开展监督,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纪律保障。同时,聚焦安全生产、减税降费、稳企稳岗稳就业等跟进监督,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在2022年因“龙舟水”引发的特大洪灾中,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汛”而动,既当“战斗员”,组织党员干部到一线参加抗洪救灾工作,积极参与堤库巡查、排涝查险、人员转移安置等工作;又当“监督员”,通过“室组地”联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各地各单位实地检查防汛抢险救灾情况,共抽查场所、单位924个次。其中,山塘水库125个、各类隐患点211个,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问题,以精准有效监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有关工作部署落地落实。  

与此同时,把履行监督第一职责与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全市中心大局积极担当作为。市纪委监委着眼产业项目建设,对市重点招商项目、重点工程等开展“嵌入式”监督,推动项目加快推进。着眼绿色低碳发展,对城市污水管网设施建设改造整治、森林防灭火、撂荒地复耕复种、非法占用土地等跟进监督,保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着眼民生保障,对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眼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制定纪律作风保障工作方案,推动全市党员干部以过硬作风保障市委“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工作部署落地落实。

突出“关键少数”涵养政治生态

“忘记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千古道理,自己贪得一时之财,却落得终生悔恨……”2022年12月,一场警示教育大会在市发改局会议室举行,工作人员念的正是某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忏悔书。  

此前,市纪委监委针对查处的全市粮食购销领域系列腐败案件,向市发改局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对该局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求全面开展整改,召开“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系列腐败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针对性地完善制度刚性约束,推动全市粮食购销领域综合治理。  

强化政治监督,必须抓住“关键少数”。市纪委监委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专项整治、定期通报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情况、对重点地区或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分析研判等制度,扭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抓细抓实,督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  

为压紧压实“关键少数”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形成以上率下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市纪委监委加强同级监督以及对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针对2022年腐败案件多发的领域,市纪委监委约谈相关市领导、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和相关单位领导班子成员43人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抓在经常、严在日常。针对市管党组织“一把手”书面述责述廉报告进行全面审核“体检”,并向部分报告内容不全的“一把手”反馈意见建议。  

此外,为突出加强对全市各级党组织“一把手”的监督,全市共开展提醒谈话198人次,通报有关情况,提醒督促压实“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对“一把手”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全市共立案查处各级党组织“一把手”45人,其中处级11人。  

“我们把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作为强化政治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发生多起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地区开展政治生态专题调研,作为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重要内容,全面科学分析当地政治生态,深入剖析深层次原因,提出对策建议,推动补齐制度短板、涵养良好政治生态,不断提高腐败治理效能。

紧盯重点领域推动政治监督落细落实

政治监督不是抽象的、空泛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需要找准有效载体和具体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做到见人见事见效。  

2022年,市纪委监委抓紧抓实韶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找准政治监督切入点和着力点,聚焦营商环境、生态环保、土地房屋征收、医保基金监管等重点领域,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统筹力量开展政治监督,持续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从细处入手,向实处发力。为推动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政策落实、行政审批、执法监管、公共服务、工作作风、廉洁用权等7个方面,督促相关单位和党员干部自查自纠,并将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纳入巡察监督重点,严肃查处政商交往中“亲而不清、清而不为”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全市共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3人,发出纪检监察建议15份,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7起。  

在生态环保领域,紧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损害生态环境腐败和作风问题,全市共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人、组织处理30人,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在韶关落地生根,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韶关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  

市纪委监委还坚持“惩、治、防”贯通融合,将政治监督和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结合起来,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在土地房屋征收领域,紧盯市自然资源局等11个涉土地房屋征收部门及其党员干部,发现并推动整改土地房屋征收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监管缺位等问题;在医保基金监管领域,督促市医疗保障局自查自纠,并推动查处违法违规机构250家,追回资金1760余万元,出台医保基金监管制度4项。  

“通过一次次具体的政治监督,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纪律不严、作风不实、效能不高的问题得到有效纠治,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聚焦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为韶关在新征程上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作者:韶纪宣

编辑:张惠娟


相关阅读

评论区

暂无评论,速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