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市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随之带来的是农业智能化、科技化、机械化管理,绿色化、品牌化生产:广阔的田野里,无人机统防统治、机械化收割已成常态;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工人操控手机,实现对温室进行自动化管理……农业产业园正引领着韶关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谋取新发展、新跨越。
加强建设,助推产业园示范引领
韶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的发展呈现出“资源禀赋好、品种特色鲜明、产品质量优、发展空间大”四大特点,对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
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重要载体,现代农业产业园毫无疑问地担当“龙头”角色。
如何让“龙头”带动“龙尾”,如何形成产业链,共同促进韶关农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韶关农业人在不断摸索中,走出一条独具韶关特色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之路。
据悉,2018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工作部署,切实把产业园建设作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结合各地产业实际,扎实谋划与推动产业园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截至目前,韶关已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25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出口基地7个,1000亩以上农业园区31个。
产业园获批数量位列全省前列。覆盖了丝苗米、水果、蔬菜、茶叶、兰花、油茶、蚕桑、食用菌、南药、家禽、生猪、牛羊等领域,目前已建成了一批高标准规模化生产基地。
同时,我市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科技兴农的重要平台,各产业园通过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学院等院校建立对接,为产业园建设注入科技力量。
以翁源县兰花产业园为例,成立了广东(翁源)兰花研究院和省农科院翁源专家工作站,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农业科研院校深度合作,组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提升兰花产业园的自主研发水平。积极引导有研发能力的园区企业进行兰花产业科技创新,争取获得更多科技成果,如仙邑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花蕙兰和兜兰新品种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无独有偶,在乐昌市香芋产业园,通过把科技兴农作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要抓手,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韶关学院、邓秀新院士工作站等机构形成政产学研一体模式,为园区发展提供了核心战略创新资源。投资1282万元建设的现代农业科研中心,依托省农科院专家团队,积极培育一流育苗体系,服务园区各企业。同时与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就“马蹄收获机”的开发进行深度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进一步扩大规模化种植程度。
科技赋能,助力我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18年至2020年,第一轮产业园建设当中,13个产业园计划投资48.8亿元,目前已实际投资53.8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7亿元,企业自筹和地方统筹46.7亿元,省级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比例达1︰7.67,高于全省1︰4.8的平均水平。
第一轮产业园建设当中,12个产业园计划投28.7033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6亿元,企业自筹和地方统筹22.7033亿元。
翁源兰花、乐昌马蹄、翁源九仙桃、仁化沙田柚……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韶关特色农业品牌越打越响亮,现代农业园区正积极地发挥示范效应,辐射带动一方沃土。
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园做大做强
今年1月28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对全年重点工作作出动员部署。
省农业农村厅明确指出,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一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释放巨大创造动能、消费潜能和发展空间,把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压得更稳更实。
202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这为韶关建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再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方向已明,目标已定。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韶关市不断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力度,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
强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是韶关市发展农业产业园区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市鼓励现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产业园辐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巩固第一轮13个产业园建设成果,推动产业园扩容提质增效;加快第二轮12个产业园建设;积极组织新一轮产业园申报和入库,支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创建跨县集群产业园。
与此同时,全力推进产业园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切实把区域优势、要素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引领带动农业产业兴旺、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支持翁源县兰花产业园建设标准化智慧示范大棚、智慧农业平台及应用、种质资源库、综合服务平台、兰花研究院,进一步拓宽兰花产业链,提升兰花附加值,打造“中国兰都”韶关品牌。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方筱
编辑:李建群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