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朱德与兰花专题展览”开幕式活动在翁源县中国兰花博览中心举行,本次展览以“兰韵德风情系中华”为主题,展出600多张图片,展示朱德同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终身的伟大历程和卓越功勋。来自各地的党员干部及各界群众千余人参加活动。
展览会现场。
朱德与兰花专题展正式开幕。
朱德与兰花专题展开幕式现场。
朱德兰花足迹纪念地创新联盟成立暨揭牌仪式。
珍贵图片反响热烈
本次展出的600多张图片从众多历史档案资料中甄选,展览大纲的编写和审核经上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审批通过。展览分为三部分:朱德生平历史篇、幽兰寄情篇和国风礼赞篇。第一部分朱德生平历史篇展示了朱德同志从一个佃农之子成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的伟大历程;幽兰寄情篇集中展示朱德同志在13个省市的兰花足迹;国风礼赞篇集中展示朱德思想和精神风范,与中国传统兰文化相得益彰。
展览会现场展出的图片。
朱德嫡孙、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朱和平少将上台致辞。
朱德嫡孙、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朱和平少将在开幕活动上说:“爷爷一生爱兰、养兰,留下了 30 多首兰花诗词,他崇高的人格风范就像兰花一样质朴高洁。”在幽兰寄情篇中,图片集中展示朱德同志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各地公园和植物园采兰种、建兰圃、推兰艺、办兰展,改善山区农民的贫困生活,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不断丰富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在开幕式上,来自四川仪陇县委常委、朱德故居管理局局长邓成功说,忆斯人、感斯事、承斯德,是对朱德之德文化和兰文化的最好传承。
翁源县各级劳模、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各行业先进工作者和教师、学生代表们参观专题展览后也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机会,弘扬朱德同志的崇高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尚的兰文化、德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培育乡村文明,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领导及嘉宾现场参观展览。
来自各地的党员干部及各界群众参观展览。
学生代表参观展览。
据悉,本次展览由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主办,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图像研究中心、广东省(韶关)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翁源核心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宏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红色文化绿色动能
据朱德故居管理局局长邓成功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同志提出了“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倡导兰花商品贸易的经营理念。他常说:“兰花不能像过去那样,只供少数人玩赏,要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他认为,养兰花不仅能怡情,更能为国家出口创外汇。
展览上展出的图片。
朱德同志当年对于兰花产业发展的愿望,今天,翁源县已经交出一份很好的答卷。翁源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兰花生长。翁源自1998年引进台商种植兰花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矢志不渝,二十余载坚守执着,二十余载辛勤耕耘,全县兰花种植面积已达1.6万亩,年产值超15亿元,国兰种植面积为全国之最,培育品种屡获大奖,产品远销国内外,被评为“中国兰花之乡”称号,是“中国兰花第一县”。2018年成功举办了第28届中国兰花博览会,翁源兰花更是美名远扬。
展览上展出的图片。
“本届活动将成为弘扬朱德同志崇高思想品德、传播高尚兰文化和德文化的重要平台,也必将进一步促进翁源兰花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翁源县委书记黄令遥说。
深情回归意义非凡
朱德同志的祖籍是广东韶关。朱和平少将深情地说:“踏上翁源这片热土,我倍感亲切。今天,爷爷的展览在翁源开展,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展览上展出的图片。
这次展览是朱德与兰花研究课题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该课题于 2017 年 10 月开始启动,在朱和平少将和朱德研究专家姚建平的亲自指导下,课题组人员先后奔赴十多个省市开展调研,搜集史料,采访当事人或见证人,拍摄并留存与之有关的影像图片资料,以考证朱德兰花足迹历史资料及图片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展览上展出的图片。
朱德与兰花专题展览首展在朱德元帅祖籍地举办,这是韶关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深情缅怀。
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朱德兰花足迹纪念地创新联盟成立暨揭牌仪式;当天下午,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翁源县相关单位共200 多人将参加兰花产业与乡村振兴交流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为弘扬伟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先进文化,培育乡村文明献智献力。
文字:韶关日报记者 汪露蓉 通讯员 黄伟琼
图片:韶关日报记者 汪露蓉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