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精神
昨日
随着韶关仁化县内的采访活动的结束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
在广东省内的全部采访活动圆满落幕
采访团记者在南雄市乌迳镇黄木岭村采访中。
采访团分成2个小组
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步伐
通过文字、照片、影像
全方位地展现了红军在粤时
艰苦卓绝斗争历程和军民鱼水的感人事迹
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一路走来
采访团成员感触颇多
↓↓↓
广东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周静:“能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就接手如此重要的采访任务,我非常激动,采访完江西于都举办的启动仪式之后自觉使命重大。这一路走下来,先是同行前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学到了很多新闻采写方面的知识,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其次,这一路下来的采访让我觉得其实我们记者和红军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当遇到新闻线索时,我们要有红军战斗时勇往直前的精神,大胆、迅速地冲到事件面前,克服一切困难去挖掘事实真相。”
南方都市报记者莫郅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韶关对红军在韶活动历史故事的挖掘力度和对遗迹保护的重视程度。我们在韶关走过的这几个镇村,除了党史办的专家外,很多老一辈的村民对村里的红色故事都很清楚,能够完整地讲述。另外,很多地方都有红色文化讲解员义务讲解,在原址修筑的纪念碑、纪念广场等都能让人很直观的感受到红色气息。”
南雄市油山镇大塘中心小学学生们唱红歌,身后墙体上写着的正是他们所唱《当红军歌》的词谱 。
近年来,南雄、仁化做了大量工作
挖掘、保护红色资源
一起来看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吧~
↓↓↓
南雄
南雄市由史志办牵头,组织有关单位走访该市18个镇(街),对红色革命遗址进行摸底普查,不断完善辖区内红色文化遗址的挖掘、普查、登记和造册。为更好地保护利用红色文化遗址,该市还成立了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宣传部牵头,联合多方力量,对红色革命遗址进行科学谋划和分级保护。
此外,南雄市对域内红色革命旧(遗)址修缮保护的下一步也有了明确的规划,该市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南雄市将以油山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根据地、水口战役纪念地、新田长征入粤第一仗遗址、广东省委瑶坑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为重点,在整体策划的统筹下,提出保护利用的策略和建设指引。同时,以油山为核心,打造红色文化研学基地。
仁化
仁化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建设城口红色小镇,提升城口镇作为湘南入粤的重要门户形象。当前,城口正以打造红色小镇、红色旅游精品镇为发展方向和目标,紧抓乡村振兴机遇,着力打造精致、宜居、休闲的红色小镇。
下一步,该县还将加快修缮阮啸仙旧居,精心建设红色审计展馆,设立红色审计讲习所,全力打造红色审计教育基地。同时,还将通过建设华阳寨保卫战红色文化体验区、安岗村党建展示厅以及修缮思怡堂仁化暴动指挥部等项目,把“一小时瞻仰”变成“一天红色文化体验旅游”。
本次“记者再走长征路”
不少媒体采取“边走边发”现场直播的方式
推出报道
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在记者采访的路上
周围市民的讨论声不绝于耳
↓↓↓
广州美术院学生曾鑫谛:“这次的报道让我们这些年轻人了解了更多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学习了长征精神。我在日后的工作中要以长征精神为指引,为社会作贡献。”
来自江西的老爷爷表示,现在媒体又开始宣传报道红军的长征精神,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让年轻一代多去感受我们的红色文化,不忘初心。
文字: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通讯员 董子龙 陈志文
图片:韶关日报记者 黄俊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