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
下午两点二十八分
这是一个被
永远铭记的时刻
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
最大烈度达11度
大地发出巨响
吞噬着青翠的山川
撕碎了无数个
原本在青山绿水间
其乐融融的家
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全国各地都加入到了
抗震救灾的队伍之中
这一场灾难
让韶关和四川绵竹永远连接在了一起
地震发生后一个月
23个绵竹孩子
来到了广东南方高级技工学校读书
刚入学时排队点名。
度过了他们两年的学习时光
并从韶关开启了他们人生的新篇章
“5.12”地震十年
记者重访当年的那些孩子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
新绵竹绽放了新精彩
↓↓↓
十年后
经历过地震伤痛的那些绵竹孩子们
人生的精彩同样值得期待。
毕业时的合照。
姬亮:韶关给了我家的温暖
这是当年记者采访姬亮时的一张照片
虽经历伤痛
但他脸上永远带着浅浅的微笑
↓↓↓
姬亮刚到韶关时接受媒体采访。
地震时,他家的房子全倒了,幸运的是家人都平安。一个月后,他来到广东南方高级技工学校读书,“当年的班主任周夏池老师到火车站去接的我们,学校早就安排好了宿舍,也帮我们准备好了洗漱用品、被子、衣服等等一应俱全”。回忆起刚到韶关的情形,这些细节还刻在姬亮的脑海里,姬亮说,是韶关给了他家的温暖,让他重拾了生活的勇气,韶关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现在工作中的姬亮。
技校毕业时,学校给他安排到了东莞一个专业对口的公司工作,他在公司已经工作了八年,今年,他调回了重庆分公司,娶妻生子,在故乡的土地上继续奋斗着。
刘双:那些记忆已融入我的血液里
刘双对韶关的情感体现在
他对韶关
某些人、某些地方、某些生活习惯
的记忆上
十年前,地震发生时,刘双正拿着课本在课室里上课,突然,他听到巨大的风声,接着整个学校的房子开始摇晃,他吓的待在座位上不敢动,直到听到有人扯着嗓子喊快跑,他才和同学们跑到了操场。学校虽然没有垮,但是裂了缝,也砸裂了他父亲的营生——学校食堂承包,好在家人都平安。随后的一个月,没有水,没有电,不能上学,生活突然被斩断了。直到他一个月后来到韶关,他才从那场大地震中找到生的感觉。
地震后的绵竹满目苍痍。
技校毕业后,他到深圳工作了六年,后来选择成为一名厨师,在陕西汉中承包学校食堂,继续他父亲的生意。这几年生意越做越大,日子也越来越好。他说,在韶关的两年学习生活,经常有志愿者、地方政府部门到学校问候他们,给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鼓励,那些记忆已经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了他经常的念想,也给了他前行的勇气。
黄彧超:用镜头记录下绵竹的美
去年,一部摄影作品
“绵竹史上第一个星空延时摄影”
在四川流传开来
综合点击量达到了500万以上
这部片子就是由黄彧超拍摄的
他耗时一年记录下绵竹的美
↓↓↓
技校毕业后,喜欢摄影的他回到绵竹,开了一家摄影店。黄彧超觉得,当年身体里好像有一股劲,要为家乡的变化做点什么。“绵竹真的每天都在变化,街道宽了,公园更美了,城市也变大了,人也变得越来越开阔、豁达,地震让绵竹向死而生。”黄彧超说,很开心自己回到了生养之地,用镜头记录下了绵竹的变化之美。
黄彧超的摄影工作室。
十年,现在黄彧超的摄影店在绵竹已经初具规模,小有名气,他说,记录绵竹的变化将成为他这辈子最美的事业。
十年,恍如隔世
又好似就在昨天
十年,除了缅怀逝者
那些经历伤痛却坚强挺过来的人
最让人期待
↓↓↓
2017年底班主任周夏池与全班在重庆聚会。
2017年底,曾经的班主任周夏池老师再次来到重庆,与那帮孩子们再次聚首,这次大家携妻带子,相聚庆祝十年后的今天。十年过去了,他们都重新找到了生活和内心的平衡。
他们说
他们最想感谢的是韶关人民
感谢广东南方高级技工学院
感谢班主任周夏池老师
谢谢倾尽所有,来帮助、教导他们
曾经的那些温暖、鼓励
激励他们迈向美好
......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汪露蓉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校对:彭令辉 编辑:王济超 朱海雯
责编:汪露蓉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