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红军碗” 五代共守候——“红色粤北薪火相传”系列报道之一

2019-10-18 09:56  

编者按:为充分展现我市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不断提高韶关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日起,韶关日报推出“红色粤北薪火相传”系列报道,充分挖掘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呈现红军长征过境粤北的光辉历史,讲好老区发展变化,展示新时代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建设成果,传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敬请垂注。

眼前这一只瓷碗,一尘不染。乍眼一看,微微发黄的外观似乎告诉着围观者,这是一只普普通通的、年份久远的瓷碗。

然而,今年已经72岁的蒙日娇老人说,这个看似平常的瓷碗,是他们家五代人的“宝贝”,如今已经97岁高龄的母亲张堂英,过去就常常跟她讲述这个瓷碗背后的动人故事。从她的祖父母,到她的母亲,到她自己,到她的儿子,孙子,五代人都将这个碗视若珍宝,共同守护着这个瓷碗,守护着一个感人的红军故事,守护着一份宝贵的情谊……

图为蒙日娇祖辈收藏的红军碗。冯兆宇 摄

昨日,记者驱车前往仁化县城口东坑村,翻越一座座深山,敲开了蒙日娇老人及其母亲张堂英的家门,听她们娓娓道来这个尘封已久的“红军碗”的故事。

红军路过,借宿一晚

故事还要从1934年的城口东坑半山村说起。

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张堂英的父母——蒙家财、黄乙秀夫妇如往常一样正在家中休息。忽然,他们听到了频繁的狗吠声,紧接着,几下敲门声传来,一个平和的声音透过家门传入:“我们是过路的红军,想在你们家煮点饭吃,借宿一晚。”

当时,蒙家财夫妇并没有吱声,也没打开家门。过了一会,给红军带路的本地向导用城口乡音喊道:“蒙家财,是我把他们带来的。他们是红军,是好人,请你开门,借你家煮点饭吃。”

听到乡亲们的声音后,蒙家财这才打开门,只见眼前站立着十多个身穿灰色军装的军人,他们衣领有红领章,头戴五星帽,背包上横着大刀,身上布满了大小伤痕,他们身后还有两位军人用楼梯做担架抬着一个满身血迹的伤员。  当时,仁化长江、城口、红山是红军长征自赣入粤的主通道,从1934年10月31日至11月9日,连续十天,仁化境内军旅匆匆。蒙家财夫妇看到眼前军人的打扮,想起最近的见闻,断定他们就是红军,便赶紧邀请他们进门休息。

恰巧蒙家财是村里的土中医,他迅速仔细地查看了受伤红军的伤口,并连夜担着箩筐,打着火把,上山采挖外伤中草药给红军伤员敷药疗伤。妻子黄乙秀则在家中给大家煮饭,烧开水为伤员清洗伤口。同时,她还把战士们带有血迹的军服全部收集起来,连夜进行清洗,还将自家干净衣服拿出来,给战士们换穿。

据战士们介绍,带队的是连长,姓韩,受伤的是排长,姓徐。休整数日后,韩连长等人出发去寻找大部队,伤员徐排长则留下来继续治疗受伤的右腿。在此期间,徐排长从随身的背包中取出一个平日吃饭、喝药都用的瓷碗来。

“我这一个碗,给你留作纪念”

十多天过去了,徐排长的伤口慢慢愈合,便决定离开这里,追赶大部队,他对蒙家财说道:“真要感谢你们呵,你们是好心人,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人这样关照,又是采药又是洗衣,我一辈子都会记着你们的,我这十多天就像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我也要去追赶大部队了。”

临行前,蒙家财不仅为他送上布鞋、衣服,还硬塞了两块银元给他,方便他在路上解决温饱。徐排长拉着蒙家财的手,流着泪说:“你照顾我这么好,又治好了我的腿伤,我没什么好礼物给你,我就这么一个随军打仗、喝水、吃饭、饮药的瓷碗,给你留作纪念吧。以后我们革命胜利了,我一定来这里报答你们的。”

没想到,这场离别,此后却再无音讯。

“保管好这个红军碗”

直到1967年,蒙家财去世前,他还惦记着红军战士,他拉着张堂英的手说:“要保管好这个红军碗,红军还会来的”。

就这样,蒙家财的后代们就一直珍藏着这个瓷碗。从蒙家财到张堂英,到蒙日娇……包住瓷碗的红布坏了一块又一块,徐排长却始终没有等回来。

85年过去了,这只瓷碗依旧保存完好,当初年幼的张堂英也已经97岁高龄了。蒙日娇说,母亲年轻的时候常常跟她讲红军的故事,教育她要学习红军的精神,她一直铭记于心。自己当了母亲后,她又跟自己的儿女说起,孙子出生后,她又向孙子讲述,就这样一辈一辈地传下去。那位徐排长虽然没有回来,但当年的故事以及这份深厚的情谊,却一直保存了下来,被蒙家的后辈们世代铭记着。

“当初,我妈妈跟我讲述这个红军碗的故事,告诉我要铭记红军的精神,珍惜现在的生活,而我又将这个故事、这种精神传给了我的子女们,勉励他们要记住这段历史,奋发向上。现在,它不仅是我们家祖辈的一段故事,更是一种红军精神的传承。”蒙日娇说,“我会继续跟我的儿辈孙辈们、向更多的人讲述这个红军的故事,将这段情谊,这种精神一直传承下去。”(韶关日报记者 冯兆宇 通讯员 徐诚林 刘耀东)

相关阅读

评论区

暂无评论,速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