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上9时许,在曲江区马坝镇发生了暖心的一幕:晚上9时许,在南堤二路,一位身着校裤的女学生突然晕倒在地。在这危急时刻,两名素不相识的女子主动参与救援,当街跪在地上,为女学生进行心肺复苏,并一直坚持到救护车的到来。这一幕被在场群众拍下上传网络后,众多的网友对两位热心的女子点赞。
危急时分挺身而出
从昨晚开始,这段近3分钟的视频在马坝镇市民的朋友圈中快速流传。视频中,一名白衣运动服女子背对镜头,一直为躺在地上的女孩做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一段时间后,换由另一名身着橙色衣服的女子接力,继续为女孩进行心肺复苏。
今天上午,记者联系上这名白衣女子和橙衣女子——马坝镇社会事务办主任陈韵旭和马坝镇敬老院副院长卞带兰。据陈韵旭回忆,当晚9时许,她与卞带兰散步回家,途经南堤二路时,看见有数名观众围观在某商铺门口并嚷着“有人晕倒啦”,陈韵旭和卞带兰立即上前查看情况。
陈韵旭(右二)和卞带兰(右一)接受媒体采访。
“当时周围的群众都很着急,我走近一看,内心咯噔一下,不好了!”陈韵旭回忆道,倒在花池边上的女生双眼紧闭、面色苍白、一动不动,她摸了摸女生的身体感觉有些发凉。
见此状,陈韵旭赶紧在脑海里快速回忆一遍心肺复苏操作要点,然后伸直手臂、双手交叉放在女生胸骨中下段,开始按压起来,一边做着心肺复苏,一边给女生做人工呼吸。
热心群众加油鼓劲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过去了……陈韵旭脑子里只有“救人”两个字,她不敢停下,也不敢多想,只听见身边的群众在默默地为她和女生加油加气,这让她又有了动力。
陈韵旭给女生做心肺复苏。
卞带兰接力给女生做心肺复苏。
周围的市民在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后,他们也没有散去,自发地守护着这片区域,并为施救中的陈韵旭加油鼓劲,有位热心市民看着陈韵旭双膝跪在坚硬的石板路面太辛苦,还主动脱下了鞋子给陈韵旭垫着,一种无言的大爱在默契地传递着。
“加油!妹妹也要加油!”
“哎!眼皮子动了!”
“咳……咳咳……”
“有咳嗽声!有呼吸了!!”
又过了一会儿,市民群众看到女生情况似有所好转,十分激动。
陈韵旭察觉到女生有轻微咳嗽,才松了一口气,但此时她已经感觉体力不支,同事卞带兰示意轮换,接过了生命的“接力棒”,继续跪在地面为女生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持续坚持到120急救车到达现场,将女生送往曲江人民医院。
那一刻,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并把手机镜头对准了陈韵旭和卞带兰,她们只是谦逊地拜拜手:“不用拍不用拍……”,并悄悄地离开了现场。
助人为乐镌刻于心
“我以前学过一些心肺复苏知识,没想到派上了用场,当时真的没多想,就想着救人要紧。担心了一个晚上,害怕自己不够专业,担心自己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回想起昨晚的情况,陈韵旭仍然心有余悸:“我也很感谢热心市民,他们在旁边给我加油,还脱下鞋子给我,让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很温暖,有很多热心人士,相信不只是我,其他人遇到这种情况也会义不容辞伸出援手的。”
卞带兰也告诉记者,陈韵旭其实身体不好,在10月中旬的时候她才刚刚接受完一场手术。对卞带兰而言,一边是年轻女学生的性命安危,一边是同事陈韵旭的身体状况,她当下就决定与陈韵旭轮换交替救人,让陈韵旭得以休息一会儿。
记者从马坝镇政府了解到,陈韵旭是一名中共党员,从事民政工作十余载,时刻本着“为民解困,为社会弱势群体代言”的初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心系退伍军人、孤寡老病残、特困户等特殊群体;同时,她也时刻以党章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的各类惠民政策,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政策,不断更新观念,改变作风,拓展思路,在工作中求真务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给最需要的人。
卞带兰作为敬老院的副院长,工作两年多以来,她早已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也把院内长者当做自己亲人,把关心关爱他人已经养成了个人习惯。
目前,截至11月15日2时许,女孩已经脱离生命危险,经初步诊断,女生是跑步途中突然心脏骤停晕倒,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检查。
韶关日报记者 陈励 通讯员 骆钰莹 摄影报道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