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仁化县城北面106国道旁铜鼓岭战斗遗址处。日前,记者瞻仰纪念碑,只见入口“长征精神光耀千秋”的红色标语格外引人注目,红军雕塑、战壕遗址、雕刻墙庄严肃穆。
如今,升级改造后的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碑已经成为韶关红色旅游的新亮点,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不少湖南、江西附近的游客路过也会停下车来,到这里瞻仰。”仁化县红色文化讲解员黄本洲向记者介绍道。
仁化县城106国道旁的铜鼓岭战斗遗址。王志珍 摄
历史:惨烈激战确保红军主力继续前进
黄本洲介绍,1934年10月31日至11月9日,红军主力部队过境粤北仁化县,红军一、三、五、八军团各一部和红九军团、中央军委纵队相继在仁化县境内行军作战,国民党军队试图把湘粤两省交界处的城口镇建成第二道封锁线南端的中心据点以“围剿”红军。1934年11月4日,红军长征主力过城口时,红一军团二师六团一部奉命在城口镇与仁化县城之间的铜鼓岭一带阻击国民党粤军援军。双方激战持续两天一夜,红军以牺牲100多名战士的代价,粉碎了敌军增援城口的企图,为确保红军主力在城口作短暂休整和继续前进创造了条件。
“国民党军队在铜鼓岭一带占领高地,修筑工事,对红军主力顺利通过城口造成重大威胁。”黄本洲说,红一军团二师六团一部在铜鼓岭顽强阻击敌军。粤军倚仗有利地势与轻重武器,向红军发起猛烈进攻。红军奋起还击,并与粤军展开白刃战。战斗进行了两天一夜,红军虽伤亡很大,但抵挡住了粤军的进攻。“枪炮声、喊杀声此起彼伏,战斗非常惨烈。几十年后,当地村民还在现场发现未爆炸的手榴弹,在一些树木里发现嵌在里面的子弹。”
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碑(遗址群)建在当年的战斗遗址上,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碑在2008年建成,2017年4月启动提升工程,2019年9月竣工。升级提升工程设计了红军长征过粤北红砂石雕、八角帽阵列、战壕遗址景观、天下人等八个主题雕塑,建设了栈道、战地平台、观景平台、旅游厕所、美化绿化亮化等项目,修缮了战壕遗址等。
黄本洲表示,2011年4月21日,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碑被仁化县政府公布为仁化县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碑代表广东入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和入选“我心中的长征纪念地”。是省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省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体验式战壕让人更加贴近地感受历史战火情景。王志珍 摄
现场:贴近感受历史战火情景
走在广场上,抬头可见高高耸立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在阳光和绿树的映衬下巍然耸立。这里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曲径回廊,十分清幽,山顶还新建设了瞭望观景平台,可俯瞰全景。
遭围剿之灾厄兮,迫苏区之危急。召红军之于都兮,图战略之转移。渡浮桥之不舍兮,冀突围之重振……纪念碑后一首《红军长征过粤北赋》,纪录了当时红军长征入粤时的革命场景。这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让来到这里瞻仰的人们感悟长征精神,并将长征精神传承下去。
广场前的红军雕塑,生动地描述了那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仁人志士,让后人永远铭记那些为国家解放事业、为中国人民的自由和幸福生活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站在“天下人”主题雕塑前,不禁让人沉思:你是谁?为了谁?以天下为己任,为穷人打江山,这就是一个普通红军战士的情怀。正是这位无名烈士临终的话语,昭示着红军革命理想的无穷力量和勇于担当使命的精神,阐释了一支有远大理想和牺牲精神的军队,最终能够穿越苦难、夺取全国胜利的原因。
在纪念碑旁,一条通幽曲径可直接登上山顶。拾级而上,这里别有洞天,新打造的体验式战壕让游人完全置身于当时的作战瞬间,一排排堆着的沙袋、一杆杆枪、散放着的手雷,让人们更加贴近地感受历史战火情景。
结缘:当地村民参与救治受伤红军战士
铜鼓岭脚下的大水坝村,与红军结下了“不解之缘”。战斗打响时,几百名红军经过该村。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将五六名负伤的红军战士背到村里进行救治,其中一名红军战士牺牲后就安葬在村里一个叫达背的山田里。
当地村民王久军少时去放牛经常能看到这个墓。“说来也怪,有一棵沙树就生长在墓旁,几十年来一直陪伴着牺牲的红军战士,默默地守护着他。”王久军的大伯王世德曾参与帮助红军挑弹药、背伤员。大伯说,红军战士真是不怕死,牺牲了一批又一批,却没有一个后退,这是他亲眼所见的。“村民在战斗后拾到的弹壳就有三箩筐,可见战斗有多惨烈。”
王久军的外祖父刘李山参与了救治负伤的红军战士,他在村子附近一个叫方田坑的小溪边石岩下,发现了一名奄奄一息的小红军战士。从战场到这里至少有1000米,这名红军战士就这么一路爬过来的。“我外祖父问他是哪里人,小红军战士回答说‘天下人’,说完这句话后就去世了。”
正是这支由“天下人”组成的人民军队,与当地群众水乳交融。当年红军部队纪律严明,对群众秋毫无犯、纪律严明,宁可露宿街上,也不占用民居。当时老百姓看到红军露宿街头,纷纷把自家的稻草、门板等提供给红军使用。有的为红军主动提供情况或做向导,还有的争相给伤病员采草药、喂药、送饭、送开水。
教育基地内的红军雕塑。王志珍 摄
大水坝村有个小名叫“角仔”的15岁年轻人,按辈分是王久军的堂外祖父,在这场战斗后就加入了红军,但是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王久军说,这些红军的故事他常听祖辈们提起。“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日子。”王久军说。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仲超 黄河 通讯员 邵文
编辑:刘青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