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粤北大山里气温开始明显下降,但位于始兴县司前镇瑶族村的近千亩伯克杜仲中草药种植基地一片生机盎然。走进这片种植基地,田垄上的中草药——杜仲苗正在奋力生长,在深山里“扎了根”。一个昔日宁静的小山村因为发展中草药产业热闹起来,杜仲种植业的发展将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基地负责人王飞博士正为杜仲苗修剪枝桠。
据悉,今年3月,始兴县引进江苏伯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约3000万元,在司前镇建立始兴伯克杜仲育种基地,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运用先进技术及经营理念发展杜仲等中草药种植,目前已种下了13万株杜仲。日前,笔者来到杜仲种植基地,地里的杜仲苗已经长到1米多高,基地负责人王飞博士正带领他的团队成员观察杜仲的长势,为杜仲苗修剪枝条。王飞博士告诉记者,杜仲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冬天能够在零度以下,但同时又喜欢湿热。“结合这两个特点,始兴县司前镇瑶族生态村的气候环境满足了杜仲的喜好,很适合杜仲生长,再往南就比较难存活了。”王飞说。
据王飞博士介绍,杜仲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常用的中药材之一,以往其只被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使用。但杜仲还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尤其从中提炼出来的杜仲胶能应用于航海、航天、冶金、机械、塑料、医疗等诸多领域,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值得大力开发。近年来,杜仲的使用和经济价值越发被关注。
“但是目前提炼杜仲胶最大的困扰在于其和天然橡胶比,产量不高,所以相应的提取成本就高。”王飞博士说,为此,他们团队通过综合利用杜仲其他成分的价值,比如将杜仲做成给病人直接食用的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能增加附加值20倍,从而让杜仲胶成为其中一个药用产品,让企业对杜仲胶的生产成本不再敏感。“正是因为获得了这一研发成果,给了我们充足的底气大力扩大杜仲种植规模。”王飞介绍,现在他们在全国共有5个种植基地,始兴是杜仲种植最南边的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将达到20万亩。届时他们的全国种植面积将达到1500万亩,将成为杜仲药用品行业主力军。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已将其列入我市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重点发展。始兴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结合生态环境条件突出等优势,大力引进生物科技企业,发展以林业经济产业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以国药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在始兴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飞博士的杜仲基地从获得用地、到进场平整土地、再到开始种植,在一个月时间里就已完成,这也给了王飞很大的信心。目前,他们正在平整其他地块,不断加快种植和育种进度,尽快完成种植计划。
作者:赖金艳 廖向荣 摄影报道
编辑:蓝洁雯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