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近日,韶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会员、“两新”文艺团体代表来到武江区龙归镇,观摩、研讨民协会员的木雕、仿古农具等民间工艺作品,商讨彰显民间工艺魅力,服务乡村文旅振兴的策略。
会员首先观摩民协理事李成桥的木雕作品,其中《和谐中国》(暂定名)引起了会员的极大兴趣。据介绍,该作品以红木为材料,历时十年雕刻而成,长493厘米、高270厘米。画面主体为56条龙,代表56个民族,左右配以长江黄河图案,整幅作品以插屏的形式展示,画框以圆雕和线组成,体现了56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同铸就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会员充分肯定作品的主题,提出了作品的进一步细化意见。
在龙归粮仓,民协会员李成桥和涂祖奕的众多民间工艺作品陈列展室,这些民间工艺作品不仅丰富了龙归粮仓的展品内容,而且通过农具旧物与丰收场景的映衬,以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融合,引领人们回到那个值得记忆的年代。会员纷纷赞叹龙归地方政府对民间工艺实现文化传承,提振民间工艺品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心,并对陈列室的展品布局等提出建议。
据悉,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民间文艺事业发展呈现出诸多亮点,打造了“剪纸”“木雕”“针绣”等系列化民间工艺品牌。这些品牌正走出韶关、走向广东、走向全国。以团结凝聚“两新”文艺群体加盟民间艺术的做法,鼓励会员自主创立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农耕文化展示馆,为“两新”文艺团体成员提供学习、观摩和加盟的可靠载体。在现代化和城市化日益推进的背景下,市民协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积极打造民间艺术与旅游文化相融合的模式,对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作者:通讯员 李良贞
编辑:杨嘉慧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