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示范区建设成效显我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再获国务院激励表彰

2021-06-17 10:41   韶关日报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2020年落实稳就业保民生、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资金、项目、土地、改革先行先试等30项奖励支持措施。广东可参评的28项督查激励措施中,有19项获得激励,并列全国第一,其中,韶关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上榜。  

近年来,我市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要求,紧紧围绕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依托入选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机遇,狠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308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2%。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8个院士团队项目和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等3个新型研发机构落户韶关。  

同时,狠抓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成功组建中科院稀土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随着广东省高性能电极材料创新中心获批筹建,目前全市已认证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共21家。  

此外,探索资源资产价值化,推动韶关港与广州港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韶关以岸线资源及新港码头资产出资入股,创造了资源资产价值化的成功范例。  

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已经连续两年获国务院激励表彰,这表示该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步,我市将总结新经验,谋划新思路,推出新做法,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探索形成韶关经验,为全国同类型地区提供经验借鉴、贡献韶关力量。


作者: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方筱

编辑:刘璐

相关阅读

评论区

暂无评论,速抢沙发